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ID:8938199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2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_第1页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_第2页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_第3页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_第4页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抗战纪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1004-1494(2015)05-0014-0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指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同时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重要节庆日的纪念参与活动是引发人们思想共鸣、凝聚价值共识、协调各方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意见》明确指出,要挖掘各种

2、重要节庆日、纪念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特优势。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此之前的2014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且每年举行国家纪念活动。抗日战争相关纪念的仪式化、长效化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在实践中的推进,必将成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一、诠释抗战精神,强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社会理念和公民道德的抽象总结,既为进一步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又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清了基本思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由内在信念转化为自觉行动的过程,对所倡导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居于思想基础的地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个层面:为什么和怎么样。首先大众要理性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提“三个倡导”,按“三个倡导”的价值取向去实践、去行动,为什么是最应该追求的;其次,大众要理性地认识如何去实践才能使价值目标成为价值现实。各种类型的抗战纪

4、念活动通过传承历史记忆、诠释抗战精神,能够极大强化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  (一)抗战纪念通过唤起国耻记忆,激发奋争精神,强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认同感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中华民族寻求民族复兴的愿景,是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目标追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统领地位。抗战纪念通过回顾历史、唤起记忆的形式可以让民众充分切实地感悟国家富强、文明等价值目标对于民族存亡、个体幸福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之所以敢发动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并企图征服统治整个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贫困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旧

5、中国留给我们今天最深刻的记忆。国家经济发展上的落后是与政治上黑暗、文化上的愚昧、社会生活上广大民众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这一目标在国家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就是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举行抗战纪念仪式,反思历史教训,可以使民众深刻地体会到国家共同价值目标对于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更深刻地体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七事变”纪念活动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

6、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1]  (二)抗战纪念通过反思历史,强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认同感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在国家与个人之间,是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基本取向。自由的价值观涉及自我与他人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个人的自由包含对他人自由的认可,只有基于对自由理念的尊崇,个人才能从积极友善的社会意识出发,形成宽容和互助的社会行为,进而升华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大爱。一个真正确立了自由意识的民族和国家才能成为真正世界和平的倡导者和维护者。社会主义社会将平

7、等公正作为自身的核心价值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国家关系上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历史传统公正合理处理国家之间的分歧和利益纷争,不应诉诸于武力,这是平等公正价值原则在国际领域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新中国政府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致力于追求的国际关系状态。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既具有理念价值又具有工具价值,作为价值理念――法治精神是一种人权精神、契约精神;作为价值手段,法治又是有效体现和保障自由、平等、公正的基本形式。70多年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