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

ID:895436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_第1页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_第2页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_第3页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_第4页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    林岚    什么是学困生?顾名思义,即“学习困难”者,也称为“学习无能”或“学业不良”,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于1963年提出。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无明显缺陷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使学习能力的获得或发展产生障碍,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于正常学生,表现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学困生一般有以下一些表现:做许多事时都特别聪明,但学习成绩不好;不能坚持,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学习情绪不稳定,有时会突然厌倦或突然喜欢;写作业特别磨蹭,抄写速度特别慢;与人相处情绪化,或容易激动与人打闹或沉默不

2、理人;上课答问经常会答非所问,或不知所措或干脆躲避;作业完成效果不佳,家长反映不愿做作业;想得到表扬,但又不愿付出更多的精力克制自己的行为等等。    辅导学困生,首先要分析学困形成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他们的转化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是教育工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为此,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我们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以便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学业不良状况,促使他们认知、情感和行为诸方面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多数学困生为心理原因造成的学困,因此,辅导学困生要“辅困先辅心,导人先导情”,即

3、首先要辅导其心理状态,与被辅导者建立融洽的关系,进而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跟踪学困生的行为,帮助其克服消极心理,增强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情绪和行为习惯。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这样的一些学困生,他们有的执拗任性,妄自尊大;有的破罐破摔,得过且过;有的怨天尤人,无所事事;有的胆小怯弱,自卑惊恐;有的表面毫不在乎,内心暗自在意却没有勇气。以上这些可能在某些学困生身上交叉存在或某阶段存在。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一是焦虑心理:部分学生基础差,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害怕作业,畏惧考试,不断自责;常担

4、心老师批评,见了老师躲躲闪闪,又怕老师向家长告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二是消极心理: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差,成绩不好,没有得到师长的关注和帮助,导致对自己失望。三是惰性心理:人人皆有惰性,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制力,学校班额大,教师难以管理到位,如果家长放任自流,学生失去自我约束能力经常偷懒,久而久之,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造成学习成绩落后。四是对抗心理:学生都有表现欲望,他们千方百计提高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注意自己在同学面前的形象,因此常故意牢骚满腹,对集体不满,对老师反感,这样的方式往往又不被老师和同学理解,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并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机会而一味责备,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抗情

5、绪,抗拒学习与交流,从而导致学习落后。五是孤独心理:部分学生由于家庭不和甚至离异,缺乏父母的温暖关爱,因而无心学业,成绩明显下降;加之学校老师的疏忽,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关心,更感到自己孤独无依。长此以往,造成他们内向孤僻、冷漠、不合群。六是自卑心理:部分学生发育滞后,评选各类优秀先进学生无人提名,很多教育活动、竞赛选拔不到,因而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导致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落入学困生行列。七是麻木心理: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成绩好坏不关心,也并不因此而忧虑,不思进取,在学校终日无所事事。    2.学困生的心理成因。在以往的后进生研究中,人们发现和关注最多的是形成

6、的外因,如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的误区等等。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认为,学困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偏差是造成其学困并进而导致其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    一是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第一,为父母和老师学习,这样的学生大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要求”“恳求”下才学习的。第二,为“读书”而读书,为“学习”而学习。这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完全是因为其他同龄人都在学习,所以他们上课时既没有认真听讲,也并没有其他什么小动作,总是很茫然的样子,学习起来困难重重

7、。    二是学习策略问题。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义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学生学习策略如各学科时间分配失当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    三是学习情绪问题。学习情绪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一是焦虑。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紧张不安、忧心忡忡、失眠、难以集中注意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