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

ID:8958566

大小:32.8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13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_第1页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_第2页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_第3页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_第4页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思想史中的儒与佛在中国思想史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佛教思想也成为中国思想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本文中,试从儒家思想、佛教的产生,儒家、佛教的思想核心、思想境界以及儒家与佛教融合发展几个方面横向比较儒家与佛教的区别。第一方面儒家思想与佛教的产生一、儒家思想的产生要讲儒家思想,首先要清楚儒家是什么?“儒”本来是一种职业。所谓儒者,就是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简单说就是教师,教授的是礼乐、诗书。这时的儒者不能称之为儒家,直到孔孟时期,“儒”才真正成为一家学说,而儒家就是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

2、派。所以要讲儒家思想,首先要讲孔子。(一)孔子其人孔子是春秋时代的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l年9月28日,死于公元前479年3月4日。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都在今河南商丘县)贵族。孔子一生是个讲求实行的政治家。他曾做过鲁国的司空,有做过司寇,后来因齐人离间,丢官周游列国,在周游的十三年里,也不曾遇到行道的机会,直到68岁回到鲁国,孔子开始专力从事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

3、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二)孔子的时代要理解孔子的学说,必须要先懂得的孔子的时代。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儒家学说。对于孔子的时代,孟子有过详细的阐述,即“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有之,子弑其父有之。”具体来说就是:第一,“暴行”就是孟子所说的“臣弑其君,子弑其父”。在春秋二百四十年中,共有弑君36次,其中许多都是子弑父的。此外还有贵族世卿专权窃国的,还有乱伦丑行的等等。第二,“邪说”,孟子没有细说,但通过与那个时代的人物、学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儒家眼中的邪说有以下几条。一是老子学说。老子主张“圣人不仁”、“绝仁

4、弃义,民复孝慈,绝圣去知,民利百倍”,可以说老子的学说在当时是“大逆不道”之言,用现代的解释老子学说是最激烈的破坏派理想。二是少正卯。在孔子作司寇,七天便杀了一人即少正卯,孔子给少正卯列了三大罪:“其居处足以撮(cuo)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袤(mao)荧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译成白话就是“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春秋是孔子的时代,长期的战乱,造成百姓死亡丧乱、流离失所,诸侯之间的战争,破国灭家无数,周朝以来封建制度的种种社会阶级都渐渐的消亡了,与此同时,新阶级的产生与社会贫富的不公平进一步加深了

5、社会矛盾,而当权者往往又多是腐败无能之辈,没有强有力的政权,在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许多的思想流派,大致可分为:一是极端的破坏派。以老子的学说以及邓析的反对政府思想为代表,表现出对于原有社会制度极大地失望,希望打破原有的社会制度,是对社会传统的破坏。二是极端的厌世派。面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困难,灰心绝望、隐姓埋名,不肯干预世事。三是积极的救世派。孔子就是这一派的,正为“天下无道”,所以才栖栖遑遑的奔走,要变无道成有道。也是在这种理想的支持下,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二、佛教的产生佛教起源于印度,数百年后才传入中国。佛教创立者释

6、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孔子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一)释迦牟尼其人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他从小在宫廷里接受的是上流社会的婆罗门教传统教育,能文善武。净饭王见儿子相貌端庄,天资聪慧,希望他将来继承王位,制止周围列强的侵犯,成为功勋卓著的“转轮王”(即统一天下的伟大君主)。但是,善于沉思

7、的王子并未按照他父亲的期待去做。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他深感困惑;目睹生老病死的人生之苦,他陷入沉思。于是,他决定抛弃王位,出家修行,寻求彻底解脱的道路。(二)释迦牟尼的时代印度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便相当神秘且复杂,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复杂而繁多,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民族的固有信仰,先是婆罗门教,经过历代的变迁而成为现在的印度教。第一、复杂的种族成分。在印度历史上,主要的种族有:肤色黑暗的土著种族达罗维荼人、蒙古血统的黄种人、西北方的印度雅利安民族。第二、等级严格的婆罗门教。所谓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宗教,并非产

8、于印度,而是印度欧罗巴诸民族的共同信仰。婆罗门教的主要特色,即是以圣职为中心的阶级制度,以及圣典之神圣的两点。这个阶级制度是世袭的,永无变更之可能的。这是由于有西北方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赖宗教来解决的问题,占了极大的比重,凡事均不敢不考虑到和诸神的关系,奉献供物,祈求诸神息怒,并且给予恩宠。因此终日以祀神为务的祭师们,在智慧上能够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