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ID:8961783

大小:78.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13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_第1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_第2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_第3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_第4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江苏省华冲中学苦丁茶2007-1-8   一、考点预测“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二是将个别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已成为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2003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一改多年来的客观试题模式而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分值也相应地由3 分增至5分,2004年增至8分,2005年增至10分,2006年依然保持这种比重。2007年是新课程标准高考的第一年,相信以考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翻译

2、这一点上会保持这种高赋分。二、方法探究在具体翻译时,我们必须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一)抓关键词在文言文翻译试题中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文言句中的关键词包括: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多义词、常见实词、常见虚词。考生只要找出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就能得分。反之,就会丢分。(二)抓特殊句特殊句(包括固定句式)的翻译,也往往是考题设置的关键得分点之一。考生如果不能识别某个特殊句式,不知道它的特殊顺序、固定译法,那么就不

3、能准确翻译这个句子。(三)经典例析文言文翻译是综合性考查,文言文翻译复习的备考原则就是:取法于课内,积累于课外。例一 将下面文言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用“/”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①断句②翻译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段的断句与翻译能力,能力层级为B。准确断句是做好本题的前提,在断句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者”“若“苟”“然后”“也”这几个句子常用于句首,有的常用于句尾,只要我们在日常

4、学习中留心这几个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位置,结合对本段文意的理解,就可以准确进行句读。要准确翻译本段文言文,须注意“惟”“则”“陷”“焉”“罔”等重点词语。在这里“惟”的意思是“只有”,表示强调;“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陷”为动词,“陷于罪”的意思是触犯刑律,犯法;“焉”用于句首,表疑问,“哪里”;“罔”通“网”,在这里作动词,“设下罗网陷害”。方法指津:第一,通文意   拿到一个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

5、达什么意思。比如说文体,不同的文体往往表达的顺序、采用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不容,确定了文体之后就可以帮助断句。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对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理解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   第二,标名词   标名词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阅读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等。名词一般为文章

6、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第三,看标志   首先是虚词标志。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夫、盖、初、唯、斯,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都属于我们现在说的对话提示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所连接的是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的前后很紧密

7、,一般在其前不断开,但是如果“而”是连接的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其前面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则”有时放在句首,它的前面需要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大至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要断句。   第四,用语法。   尽管文言文本来不大讲究语法的,但是我们后人还是根据古人的表达习惯总结出了一些文言表达的语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句式规

8、则(主要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来断句。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   第五,明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现代汉语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几乎都可以从文言文中找到影子,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很好的断句。如对偶、排比、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