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音乐教师招考常用名词解释

2013年音乐教师招考常用名词解释

ID:8970723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3

2013年音乐教师招考常用名词解释_第1页
2013年音乐教师招考常用名词解释_第2页
2013年音乐教师招考常用名词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年音乐教师招考常用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波尔卡:是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这种舞蹈的舞曲也称作波尔卡。华尔兹:来源于德国民间舞蹈,它与宫廷舞蹈风格完全不同,舞曲属慢三拍或快三拍形式,节奏强弱分明,突出第一拍的重音,节奏清晰,表现出热情的情绪。交响曲: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音乐作品。一般由快板、活泼;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急板四个乐章组成。交响诗:是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描写性的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题材之一。小夜曲:指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化的一种爱情歌曲,流行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通常是

2、年轻人在黄昏或夜晚徘徊于恋人窗前演唱的歌曲。咏叹调:即抒情调,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或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能是独立的音乐会咏叹调。康塔塔: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是一种包含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管弦乐的声音体裁,比清唱剧短小,更加通俗,分为家庭社交场合表演的小型“室内康塔塔”和用乐队伴奏的“大型康塔塔”》清唱剧:是17世纪产生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为基础,由宣叙调,咏叹调,合唱,重唱组成,规模较小,常以序曲开始,

3、合唱结束。变奏曲:是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一个主题,使主题能够得到多方面表现的一种乐曲。信天游:主要流行于陕西北部和宁夏甘肃等地,是民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最能代表其民族风韵和特色。它的音乐由上下两段构成,其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花儿:是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的一种山歌,是当地人的口头文学形式之一。花儿分为两段,前段比兴,后段是歌唱的主题内容,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分为河湟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弱起小节:指乐曲或乐曲某段由弱拍或拍中弱部开始。奥尔加农:产生于9世纪的西方最早的复调音

4、乐,以格里高利圣咏为固定调,在它的上方或下方加上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从而构成二声部音乐,也叫平行奥尔加农。杂剧:戏曲剧种类别,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元,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歌舞杂戏而发展起来的以滑稽、讽刺内容为主的戏曲艺术,所用音乐均为北曲。曲牌体:戏曲和曲艺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又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如,四川清音,扬州清曲,昆腔等。临川四梦:汤显祖的《牡丹亭》《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梨园:是唐玄宗在宫廷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演奏法曲为主。梨园乐工是从太常寺乐工中精选出来的,以演奏“丝竹

5、之戏”为主。乐府:创始于秦、盛行于汉,是以采集改编民间音乐为主的音乐机构。歌舞大曲:是指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土风舞,17世纪流入宫廷,逐渐变得速度缓慢,风格典雅,盛行于上流社会,因其舞蹈步子较小而得名。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泼,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和戏剧性的特征。回旋曲:是由相同的主部和几个不同插部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它有两种基本类型,

6、单主体和对比主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