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

ID:8971876

大小:102.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4-13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_第1页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_第2页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_第3页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_第4页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水文化之中华江河文化】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称为河流或河川。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途,宛如血管中的血液流淌在大地上。世界河流的总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万分之一,但人类与河流更接近,取用的大多是江河之水。因此,尽管河流只是河流水量的一小部分,但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却远远大于其他水体。在地球的各类水体中,滔滔江河之水总是流动着,载浮载沉,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然后涌进大海。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大大小小的江河,就是它们,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冲出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江河息息相关。江河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

2、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江河、顺应江河和治理开发与保护江河,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伟大历史。华夏民族栖息之地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河流作为地理气候的产物,同样存在着很大差异。从我国的江河补给水源来看,有雨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以及各种混合补给类型的河流;从江河之水最终的归宿来看,有外流河和内流河之分(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外流河,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内流河);从江河水力状况来分,有长年流水的河流和季节性河流。外流区的江河,几乎都沿着三个地形斜面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外流河的集水范围称外流区域;内流河的集水范

3、围称内流区域。外流区由南到北分布着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七大江河,其中除松花江汇入黑龙江后流出境外,其余皆东流注入太平洋。此外,还有桂南粤西沿海诸河、东南沿海诸河、山东半岛诸河、冀东沿海诸河、辽西诸河、辽东半岛诸河以及台湾、海南岛诸河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海。这些沿海河流的主要特征是:流域面积不大,源短流急,水量丰富,河水较清。中国的内流区的面积很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西藏的藏北高原。此外,东北的松嫩地区也有局部的内流区域。位于新疆的塔里木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

4、流河之一。国际性河流多位于中国东北、西北、西南,流向不一,分别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中国东北的国际性河流有黑龙江水系,黑龙江干流的南源额尔古纳河以及支流乌苏里江,都是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干流的北源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国北部的肯特山东麓;南源额尔古纳河,源出中国大兴安岭西侧的吉勒老奇山。南北两源在黑龙江省的漠河镇西部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先向东流,后又折向东北,先后接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最后在俄罗斯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之间的鞑靼海峡。黑龙江在中国境内全长3420公里,流域面积25.4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达2709亿米3,为黄河水量的5倍。图门江和鸭绿江为中朝界河,

5、前者东流入日本海;后者则流向西南注入黄海。绥芬河的支流班布图河亦为中俄界河,克鲁伦河和哈拉哈河均为中蒙国际河流。中国西北边疆的国际河流,有北疆的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及伊犁河、乌伦古河,南疆的喀什噶尔河及塔里木河的支流阿克苏河,其中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是中国西部沟通哈萨克的两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西北边疆流量最大、具有独特水文特性的两条大河。中国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主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均发源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其下游分别流经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国,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些河流具有源远流长、坡陡谷深、水力资源丰富的特征。另外,中国古代的人工河流——运河系

6、统十分发达,并已成为中国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河流虽多,但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中国的河网密度(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常用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面积河流的总长度来表示)总的趋势是南方大,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东部地区河网密集,其密度都在0.1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几乎都在0.1以下,而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河网密度为零)。东部地区的南方与北方河网密度的差异也很大,南方几乎都在0.5以上,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都在2.0以上,长江三角洲甚至高达6.7。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2~0.4之间,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一般都在0.05

7、以下,甚至出现无流区。中国的河川径流,除少数高山区有冰川融雪补给外,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降水的多寡及时空分布,决定着江河的水文情势。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水汽主要由东南输入,同时受地形因素影响,降水量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因而造成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局面。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很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在2~8之间,而雨季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60%~80%,这就增加了河川径流利用的难度,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周期性的水旱灾害。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