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

ID:8974776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3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_第1页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_第2页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_第3页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_第4页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容斋随笔》艺文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容斋随笔》的艺文类研究【摘要】《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1123——1202)历经四十年精心而著,是一部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著作,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医卜星历,无所不包。其中自以史诸子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属,皆钧纂不遗,辨证考核,也颇为精确。而其中艺文类相关记载更是鞭辟入里,洞见幽明,考据详实,议论精当,倍受世人称道。诗文典故,佚文异说,天文地理,考订博录,久负盛名;经史哲艺,多有独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它同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一起,被认为是南宋三大最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对我们今天来说,不仅有鉴古知今之益,更可作治国、做人、为学的参照。其中的艺文类是其重

2、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诗词丛话,文章琐议碑帖器物等方面。这部笔记对于历代经典典籍,风土人情,经史掌故进行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一些流传已久的谬误,使我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南宋士人的审美风尚及当时社会风貌。【关键词】《容斋随笔》艺文类审美风尚一、《容斋随笔》的作者及概况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别号野处,饶州鄱阳(今波阳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洪皓第三子。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博学宏词科进士,历任知州、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修国史、龙图阁学士等官,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宋史》本传记载:“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显贵,迈尤以博洽受知于孝宗

3、,谓其文备众体。”是指他学问可以兼综经史,出入百家,而文章也可以娴熟的运用各种文体,造语精妙。迈学识博洽,熟悉典故,一生著述极为繁富。据《四库全书》所有:《野处类稿》二卷、《史记法语》八卷、《经子法语》二十四卷、《南朝史精语》十卷、《夷坚志》四百二十卷、《万首唐人绝句》九十卷。还有《容斋随笔》十六卷、《续笔》十六卷、《三笔》十六卷、《四笔》十六卷、《五笔》十六卷(现在统称这五集为《容斋随笔》),共一千二百一十九则,收入《四库全书》集部杂家类。  其父洪皓是宋代苏武式的忠义典范,其子洪适、洪遵、洪迈子承父风,使其家风更为彰显。南宋后期道学名臣魏了翁认为,有宋以来著名家族“,俱未有一翁

4、三季如鄱阳洪氏之盛者也”,时人“以词章、记览、名位、科目为洪氏之盛者,是知其小而遗其大,见以人而不见以天也”洪皓使金,遭金人扣留,洪迈时年仅七岁,随兄适、遵攻读。他天资聪颖,“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十岁时,随兄适避乱,尝往返于秀(今浙江嘉兴)、饶二州之间。在衢州(今浙江衢县)白沙渡,见败壁间题有二色句,一咏“油污衣”云:“一点清油污白衣,斑斑驳驳使人疑。纵使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初不污时。”迈读后,爱而识之。可见其自少年时,便性格高洁,不同凡俗。  绍兴十五年(1145),洪迈中进士,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因受秦桧排挤,出为福州教授。其

5、时洪皓已自金返国,正出知饶州。洪迈便不赴神州任而至饶州侍奉父母,至绍兴十九年(1149)才赴任。二十八年(1159)归葬父后,召为起居舍人、秘书省校书郎,兼国史馆编修官、吏部员外郎。三十一年,授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三十二年春,金世宗完颜雍遣使议和,洪迈为接伴使,力主“土疆实利不可与”。朝廷欲遣使赴金报聘,迈慨然请行。于是以翰林学名义充贺金国主登位使。至金国燕京,金人要迈行陪臣礼。迈初执不可,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不给饮食,三日乃得见。金大都督怀中提议将迈扣留,因左丞相张浩认为不可,乃遣还。  洪迈这次使金无功而返。归国不久,殿中侍御史张震以迈“使金辱命,论罢之”。洪迈没有完成外交

6、使命是实,但不能简单地将出使失败归咎于使者。洪迈归国后,因未完成使命,不仅被弹劫罢官,还被不了解真相或是别有用心的文人歪曲丑化,较早记录洪迈使金辱国的是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景卢有风疾,头常微掉,时人为之语曰:‘一日之饥禁不得,苏武当时十九秋。传语天朝洪奉使,好掉头时不掉头。”后世《花草萃编》、《尧堂外纪》、《词苑丛谈》、《宋稗类钞》、《宋人轶事汇编》等书据此以讹传讹,甚至由诗演化出侮辱性的词,导致洪迈使金贪生怕死、卖国受辱一说流传甚广。乾道二年(1166),知吉州(今江西吉安),后改知赣州(今江西赣州)。迈到任,重视教育,建学馆,造浮桥,便利人民。后又徙知建宁府(今福建建瓯)

7、。淳熙十一年(1184)知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大兴水利,共修公私塘堰及湖泊八百三十七所。后孝宗召对,迈建议于淮东抗金边备要地修城池,严屯兵,立游桩,益戍卒,并应补充水军,加强守备,得到孝宗嘉许,提举佑神观兼侍讲,同修国史。迈入史馆后预修《四朝帝纪》,又进敷文阁直学士,直学士院,深得孝宗信任。淳熙十三年(1186)拜翰林学士。光宗绍熙元年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二年上章告老,进龙图阁学士。嘉泰二年(1202)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洪迈是一位爱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