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

《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

ID:8975542

大小:14.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3

《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_第1页
《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_第2页
《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历来论者对《聊斋志异》中的男性形象都不甚重视,多将目光投注于花妖狐魅等女性形象,本文旨在探讨《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并通过对其中几位男性形象的对读和赏析,力求对这类与花妖交往的特殊人群做一个全面的解读。关键词:花妖男性形象多疑矫情通达《聊斋志异》400余篇中绝大部分写的都是神仙鬼狐花妖,历来论者亦多瞩目于此,郭沫若就曾评价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鲁迅先生也说:花妖狐魅,多具人情【①。然而,与这些鬼狐花妖所交往的男性却较少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探讨《聊斋志异》花妖故事中的男性形象。据笔者统计《聊斋志异》一书中关于花妖、花神的篇目共五篇,

2、分别是《葛巾》、《香玉》、《黄英》、《荷花三娘子》和《绛妃》。其中,《绛妃》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讲自己在梦中应邀为花神绛妃写一篇讨伐封神的檄文,全篇重点在这篇精彩的檄文,人物形象塑造上略逊一筹,因此这里不做讨论。《荷花三娘子》虽然里面有个荷花仙子,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分了两部分,前半部分出现的狐女形象更加鲜明,尤其是她大胆前卫的春风一度的情爱论个性十足,她的光芒几乎掩盖了后半部分出现的荷花三娘子,因此在这里也暂不做讨论。本文重点在于分析《葛巾》、《香玉》、《黄英》三篇中的男性形象。三篇都写了人与花妖之恋。《葛巾》写常大用与紫牡丹花葛巾之恋,由于常大用身份的的怀疑,

3、导致二人的恋情以失败告终。《香玉》写黄生与白牡丹香玉的生死相恋。《黄英》写马子才与菊精黄英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第一卷)里,认为艺术中理想的人物性格首先应具备完满性,即人物性格应有多侧面的特点。他称赞荷马史诗中许多形象地塑造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②从性格的美学特点来看,《聊斋志异》中许多成功的艺术形象都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完满性和明确性的统一,这在常大用、黄生和马子才身上同样体现的很明显。首先从三人的共同点来看,三人皆为爱花惜花之人,因花缘起。常大用

4、,,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作怀牡丹诗百绝。马子才,,世好菊,至才有甚。闻有佳种,必购之,千里不惮。下文将具体赏析他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在《聊斋志异》之前的志怪之作在处理人物与情节的关系时,多注重情节的新奇而忽视人物的表现,而蒲松龄则真正的转到以人物为中心,按照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展开情节,而且描写委曲,叙次井然③。这在《葛巾》篇中就表现得尤其明显。由于常大用本性中的谨慎和不通达,再加上他对葛巾的痴情,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有恐杜兰香之下嫁,终成离恨耳的担心,他怀疑葛巾是神仙,却一直得不到明确答案。对常大用这种患得患失的心境,小说刻画的非常生动到位,

5、步步推进也很有层次感。仅举一例为证,他开头怀疑葛巾是神仙,结果被桑姥叱责,他回斋后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写的极为精彩细致,文中写道:意女郎归告父兄,必有诟辱相加。偃卧空斋,甚悔孟浪。窃幸女郎无怒容,或当不复置念。悔惧交集,终夜而病。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帖。回忆声容,转惧为想。这段心理描写极有层次感,由惧到悔,再到幸,又转为喜,最后到想。转惧为想的这个心理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么一段细微的心理活动被蒲老先生写得起起伏伏,波澜起伏,让人在忍不住赞叹作者笔力的同时,也把一个谨慎敏感的人物活生生的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为下文他对葛巾身世的纠缠埋下了伏笔。

6、常大用的性格促使他对葛巾的来历不停的追问,并最终导致妻离子散的悲剧。用异史氏的话说: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作者怪常生的较真,即未达。但是他的较真正是因为他想跟葛巾长久的在一起,所以更加担心葛巾的出身会导致他们的分离。这样塑造的常生是真实的,他渴望对自己的妻子有全面的了解,渴望天长地久,这很符合人之常情,故事的不完满反而成就了常大用这个人物形象的完满。谈到《香玉》这个名篇,大家多津津乐道于黄生与白牡丹香玉生死以之的爱情故事。但是全面地看黄生和香玉及耐冬花绛雪三人的关系,黄生不止多情,还十足的矫情。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黄生的这句话被众多论者引用,对黄生和

7、绛雪的关系也被定格于此,论者多赞黄生身边娇妻与良友并存,常以黄生与绛雪比之孔生和娇娜也是不恰当的。黄生对绛雪之情并非止于良友,这也正是他的矫情所在。香玉死后黄生见到绛雪有这么一句话:小生薄命,妨害情人,当亦无福可消双美。可见刚开始他做着享受双美之福的美梦,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的言论只不过是美梦破灭后的自我解嘲罢了;他口口声声说着思念香玉,却又在得知香玉即将归来的消息时未露半点喜色,反而依旧与绛雪调笑;在笑拥绛雪之时,香玉突然到来,生望见,泣下流离,急起把握香玉。黄生这一系列动作非常具有戏剧性。相比常大用和黄生,马子才更像一个读书人,他清高,刻意回避金钱,但他

8、身上又有着读书人少见的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