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ID:8979970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3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_第1页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_第2页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_第3页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美国“一枝独秀”到美国、欧盟、日本“三足鼎立”1.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1)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繁荣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尤其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原因:国际地位提高,政治经济实力大增,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重要原因);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原因);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根本原因)(2)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原因: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

2、造。2.西欧经济的发展:(1)原因:美国的扶持:为对付苏联,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利用美国援助,采用最先进科技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2)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①20世纪60年代(1967年)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②成立的必要性(原因、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壮大,欧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感到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抗衡美苏,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相互间的合作。③作用: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④对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的影响:政治上,有力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和美苏的两极格局,美国的霸主地位

3、衰落;经济上,资本主义世界由美国独霸变为欧共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3)欧盟:①成立的时间:1993年1月1日(世界最大经济体);②欧盟的相关政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1999年1月成功启动);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自由流通,可自由在任一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③欧盟的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④欧盟的性质:区域性的政治经济组织;⑤欧盟条约:199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⑥欧盟总部的地点:布鲁塞

4、尔;⑦成员国的发展:1993年,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2国;1994年底发展到15个;到2004年5月有25个成员国;⑧欧盟的盟歌:贝多芬的欢乐颂序曲;⑨欧盟的盟旗:“圆状的12颗星”;(4)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现经济政一体化(5)中国如何发展与欧盟的关系?抛开意识形态的分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全面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欧洲的三次统一进程、各自的结果及其原因:①拿破仑对外战争;结果:失败;原因: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战争,损害了人们的利益,遭到了人民的反抗。②希特勒的对外战争;结果:失败;原因:战争的性质是侵略战争,损害

5、了人们的利益,遭到了人民的反抗。③欧共体、欧盟的成立;结果:成功;原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不可能孤立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要求。3.日本的崛起(1)50-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①特点: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美国之后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②原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美国扶持:朝鲜战争时期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技成果,发展教育和科技。(2)80年代,日本实施“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3)七八十年代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军费大增

6、,发展军事力量;屡次向国外派遣军队;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4.西欧和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点:都有美国的扶持;都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都采取了适当的经济政策。5.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抢抓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发展,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2)表

7、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3)影响:(有利)经济往来障碍减少,企业可更多自由在世界范围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本国经济是良好机遇。(不利)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贸易中常处于劣势: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影响加大;拉大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4)中国在经济全球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