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

ID:8981752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4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_第1页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以及中药的发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结论:中药不等同于天然药物,且中药在质量可控性及疗效重现性上与天然药物有一定的差距。关键词:中药/天然药物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没有任何物质其本质就是药品,只有当人们为了防治疾病,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数量使用该物质,达到

2、治疗或预防或诊断人的某种疾病是,或能有目的的调节某些生理功能是,才能称为药品、(《药学概论》2009年12月,科学出版社)基本药物的概念则经历了以下三次演变:1、1977年WHO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为:基本药物是能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WHO最初将基本药物概念推荐给一些比较落后、药品生产能力低的国家,使它们能够按照国家卫生需要,以有限的资源购买并合理使用质量和疗效都有保障的基本药物。2、1985年,WHO在内罗毕会议上扩展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不仅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国家应保证生产额和供应,

3、还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即基本药物还必须与合理用药相结合。并推荐把基本药物的遴选同处方集和标准治疗指南的制定相结合。3、2002年,WHO为了更精确地表述基本药物,将基本药物从essentialdrugs改成essentialmedicines,并进一步定义为:基本药物是满足人民群众重点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基本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到公共卫生实用性、效率和安全方面的依据以及性对的成本效益。在运转良好的卫生系统中,应当能随时获取足够数量、适当剂型、质量有保证并具有充分信息的基本药物,其价格能够被个人和社会接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4、,2008.2.26)按照药品的来源对药品进行分类,一是自然界,二是人工制备。来自于自然界的药物称为天然药物,包括中药及一部分西药:来自人工制备的药物为化学药物,包括大部分西药。在我国,传统药物就是中草药,天然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和中草药重叠。但实际上天然药物并不等同于中药。首先从定义上来说。中药的定义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凌一撰,《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其关键在于①由于中药材的产地大多来自中国,但也有

5、中药材产自国外。②虽然中药材的来源大多是天然的,但也有非天然的,如中药砒石,在我国古代就是用雄黄经炼制而得的三氧化二砷。③中药饮片又有传统饮片和新型饮片之分:中成药又有传统成药和针剂等现代成药。中药从范围上来看,包含了部分天然药(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矿物等)、传统药和现代药。(梁高山,吴文博,《论中药的定义与特征》,陕西中医,2008,7)天然药物则是指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自然界中存在的由药理活性的天然药物及自然界所固有物质如矿物质等,或有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化合物分子乃由动物、植物、微生物合成的。若此类化合

6、物在以后能经人工合成,仍应视作天然药物。(林华型,论中药与天然药物的区别及其药效安全性作用,2009.10.08)天然药物与中药的主要区别在于,天然药物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研究天然产物中具有的药物活性成分,中药则是依据中医理论基础来研究:天然药物应用多是单一或很少化学成分,而中药(成药)的应用多是多种成分。从来源而言,中药材、草药或生药都是来自自然界的天然药物。从质量可控性上来说,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大,自然地理状况、生态环境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别很大,因而使得天然中药材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质量、产量有

7、着密切的关系。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知道即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药材的产量及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而天然药物则是通过提取、分离得到的结构确定,质量可控性较高的药物。正是因为质量可控性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中药与天然药物治疗效果重现性的差异。与天然药物不同,中药的疗效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若仅对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分加以质量控制,则难以全面衡量中药及机制的质量、疗效和稳定性。应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建立于中药成分系统研究基础上的指纹图谱是现阶段可以全面反映中药

8、内在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特别是当前色谱技术的多样化和能力的增强,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是当前符合中药特色的评价中药真实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质量控制模式之一。(谢培山,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和应用,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