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

ID:8981828

大小:182.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4-14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_第1页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_第2页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_第3页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_第4页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一向专念阿陀佛》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净空法师讲众生脱离苦海指归净土修行《法语要选》精选(一)学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念佛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我们只有一个目标,求生净土,在没去之前,我们唯一能报佛恩的就是把净土尽力量去宣传。我们只有两桩事情,对自己求生净土,对众生尽心尽力把这个法门推荐介绍给他们。对于一时还不能接受的,我们劝善归佛。都能存真实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我们心态一定要看破、放下、自在随缘,老实念佛。这是我们在现前这个阶段弘法利生的目标,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目标正确,方向鲜明,不是盲目的,这个生活就有意义。度众生从哪里作起,在家修行要度你一家人。对家人度脱的心、慈悲的心都没有,

2、你还谈什么,学佛跟家人冲突,没有智慧,没有善巧方便。先度你所认识的人,再把心量扩大。菩提心是自己决定要求生西之心,还得念念以一切善巧方便,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这就是菩提心。唯有这一个法门能断烦恼,出三界,能不退成佛。修行净土的人一生当中的大事,就是自己求生净土,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这样的愿心行持,必定往生。烦恼妄想自自然然就少了,智慧自自然然增长,福慧自然在,如果不得受用是念佛不如法。你不肯认真修行,你身体业报是命中注定的。你自己肯发奋,为佛法献身,为一切众生献身,你这个身体就不是自己的了,这叫乘愿再来。乘愿再来,不必到西方极乐世界后再来,愿力一发,心一转就把自己的业报身转成原力的身,这

3、就乘愿再来,这一念就可以做得到了。身体差不要紧,没有智慧也不要紧,一转,佛的智慧就加持上了。问题是自己肯不肯发心,转业报身为愿力身。世法佛法都不是真的,我们还得搞,搞他干什么,帮助别人修,这是工具,帮助别人,对自己来讲通通都舍了,对别人来说他还不懂,他很苦恼,我们用这个方法帮助他。上上根的人,一句佛号就行了,他真的相信了,什么都不要说了。他一句佛号就能往生。中下根的人,他不觉悟,必须要详细讲解,把道理、事实真相说明白才会相信、理解、才会回头。我们自己修行的中心是《无量寿经》、《阿弥陀佛要解》、《普贤行愿品》,取这三种。《观经》、《圆通章》、《金刚经》,可做辅助。《金刚经》帮我们看破,放下,真

4、正看破放下就老实念佛了。老实念佛心里除了佛号人,什么都没有,如果心里没有佛,还有别的东西,那就不老实,叫夹杂。夹杂不能往生。布施就是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更重要的是放下知见,放下一切错误的想法,看法,修行什么?修清净心,要在极不清净处修清净心。这是真修行。百般不能忍耐的地方,修忍辱,这是真修行。百般不能忍耐的地方,修忍辱,这是真修行。不能忍了,离开,讨厌这个地方,这不是修行。所有看不惯的人、事,都能看惯了,这就是你修行成就了。你的心达到清净平等了,用这个功夫念佛决定往生净土。佛教我们提起观照,观照就是省查、觉悟,时时刻刻从起心动念处,知道自己的过失。知道自己的习气。这是觉悟,觉悟之后能把自

5、己的习气毛病改过来。这就是修行,也叫消归自性。六祖惠能大师,在槽房做苦工,舂米劈柴,六度十愿都具足落实了,你们洗碗抹桌子,六度十愿都具足落实了,你们洗碗抹桌子,六度十愿具足,你怎么不欢喜呢。不会修行的人,不理解,觉得好苦呀,人家在那听经,用功,才是修行,那就错了。会修行转境界,转心,转心理,转思维,一转就是菩萨道。心安在生活上,生活有没有改变呢,富贵安于富贵,贫贱安于贫贱。生活没有改变。在原来生活环境中得到快乐。是真正法喜。若道理不明,心不安,富贵不乐,虽富而苦,贫贱不安分,就会做乱,心不平,怀怨恨,造做罪业,果报必然更苦。修行重要的枢纽就是定,定是清净心,在一切顺逆境界,善人恶人之中,修自

6、己的清净心不为人事环境所干扰染污,那你的道业就成就了。您有定就有慧,慧就是能辨别是非、善恶,虽能辨别,决定不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落到意识里去了。所以诸佛菩萨没有怨恨人的,纵然是恶人恶事障道,佛菩萨希望恶人早一天觉悟。恶人也有佛性,佛对他也很尊敬,有意无意得罪恶人,会招来不如意的果报。修行人在菩提道上魔障就多,魔障在哪里,就是你得罪的那些人与事。他反弹过来的阻力就是魔障。你得罪人少魔障就少,得罪人多魔障就多。凡圣的念头都没有了,那个心真清净,学谦虚忍让,这是真正的功夫。我们要认识客观环境,要老实念佛,没什么好争的,人家争,人家的要的全部都给他,我们什么都不要。凡夫修行什么环境都可以,无论什么环

7、境心都是平静的,顺境也平境,逆境也平静。我们在三福六和前加温良恭俭让,只要自己做,不要求别人做,给别人做榜样。自己认真修行是自行,给别人做个好样子是化他,要认真做到。一心是真诚,在佛法里真诚必定有诸佛护念,三宝加持,做不到真诚,得到不这个力量。至诚感通。如果真的读书,真的在用功,没有时间打妄想,你自自然然心在道,行在道,道业增长,你确实能度自己,也能度一切众生。不想过去未来,只能抓住现前这个时间,努力用功念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