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

《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

ID:898266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4

《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_第1页
《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_第2页
《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罗马假日》中的双重幻象与完整现实感  对经典的审视往往由于角度或切入点的不同而获得新的收获。《罗马假日》凭借男女主角视觉上的俊美外形和无果而终的爱情乡愁名垂世界电影史。直至今日,它的故事结局仍留给处于不同文化语境之中的接受者共同的感情余波。  但是,我们不能设想影片的叙事逻辑向世俗与情感的常态推进,就是说真的让安妮公主与白莱德结为眷属。那样整个影片就成了一个普通的情感故事,观众满怀的期待、遗憾会马上消失,因为安妮和白莱德之间精神交流的张力再也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二人之间的“幻象”消失了,电影送给我们的幻象也消失了。安妮与白莱德四目相对,将会发现对方的世界一

2、览无余,激情消逝之后的平淡才是爱情的真正杀手。换言之,正是这双重的幻象使得他们之间的爱情永远美丽,也为电影本身博得了永久的怀念,我们才会相信这个世界一如既往地真实。这样一来,这类电影分析视角便带有了某种公众聚合的社会效应,“只有通过将幻想投入到具体的叙事和文本中,公众才有可能形成合力”[1]。在电影文本的世界中,幻象是维持这个世界完整、弥合艺术叙事裂隙的最佳手段。  一、幻象的“真实”建构  齐泽克在《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提到,人类需要幻象(fantasy),我们所谓“现实”背后的终极支撑物就是幻象。幻象不是“恶梦醒来是早晨”意义上的“梦”,而恰恰相反,当我们从

3、梦中醒来,我们只不过是这个梦的意识而已,只有在梦中,我们才可以接近幻象框架,而正是幻象框架,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与符号界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我们在“现实”中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人类的“共通感”(康德语)又有助于这种幻象框架的大行其道、在人类审美的主观心境中具有普遍可传达性。诚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只有“根据人类具有‘共同感觉力’的假定,即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2],人类的认识和感知活动才会是共同的,人们对幻象框架的解读和认知才会具有审美的一致性。齐泽克曾以《泰坦尼克号》为例来说明这一观点。泰坦尼克号的真正悲剧不是撞上了冰山,而是没有撞上冰山。因为一旦轮船安全地到达

4、纽约,贵族小姐露丝将要与穷小子杰克结为夫妻,共同生活。观众在认同了郎才女貌的模式之后,日常生活的鄙俗是他们无法想象和接受的。接受者总希望故事的发展永远遵循他们所认可的幻象逻辑,然而,生活叙事一旦介入艺术逻辑,就会打破接受者的期待,前期苦心经营起来的幻象空间烟消云散,观众或主人公都会不无惊恐地发问:“怎么会是这样?!”这才是真正的不幸。所以,为了避免更大的不幸(幻象消失,无所适从),只好求助于较小的灾难(船撞冰川,玉石俱焚),来让那个美丽的幻象凝固化,成为人们对过去的生活进行“回溯性修正”的依据: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撞上冰山,他们就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地久天长。自此,

5、人们的现实世界依旧完整,人们的精神世界依旧正常。  因此,《罗马假日》的经典性,便在于它完美地顺从了全世界人民关于理想情侣的幻象框架。然后,恰到好处地让二人的爱情之舟撞上另一种“冰山”――不可逾越的王室责任――而后沉没。  二、《罗马假日》的双重幻象框架  影片对这一幻象框架的编织是在双重层面上进行的:既在两个主人公之间建构起了关于对方的幻象空间,也以主人公的经历为观众建构了更大的幻象空间。但是,两重幻象有所区别。第一重幻象的美丽童话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编织过程;而第二重幻象没有经过编织,直接不动声色地契合了接受者的幻象内核:首先,男女主人公的外形气质便是幻象框架

6、中的经典――男子高大英俊才气纵横,女子清丽婀娜身份高贵;其次,二者的社会身份更以“男版灰姑娘”的形象激发着爱情双方以及电影观众的接受兴趣。这是被生活中的观众所认可的理想婚恋模式。  那么,这第一重幻象框架是如何降临、并被双方所意识到的呢?严格来讲,这不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经营过程,而是一个实在界对符号界的入侵、符号界对实在界的误认过程。观众一定不能忘怀白莱德巧遇睡在街头长椅上的公主之后直到将其领回家这期间所上演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安妮与白莱德的交流完全是一种“实在界的应答”,即基于“误认”来保证符号交流的一致性,用成功的误解来保证交流的成功。高贵的公主夜半三更

7、露宿街头,这是一种难以直面的实在界层面的“创伤性/过度之特征”[3]事件,如果被公主意识到,或者被曝光于公众,“公主”这一符号的现实感将荡然无存。可偏偏奇妙的是,公主此时半梦半醒,说的全是非常符合公主身份的语言符号,例如脱口而出的济慈诗句,“赐你坐下”的高傲口吻等等。这样一来,“公主”这一实在界启动其压抑机制,压抑了其中某些不符合社会角色规约的不法意识向符号界的进攻,维护了安妮作为公主这个主体的“自我”,保持了“公主永远是端庄美丽的”这个幻象,即完整的现实感,没有道破真相。同时,白莱德发现公主的身份之后,出于挖掘花边新闻的目的,也没有道破这一秘密,没有将公主实在界

8、中某些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