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

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

ID:8985678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_第1页
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_第2页
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_第3页
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大类型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命运悲剧:致用与致知命运悲剧表现的是人与命运的冲突。《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个苦命的人,她三岁丧母,七岁离父作童养媳,十七岁结婚不久丈夫染病身亡。对此,她一直抱着隐忍顺从的态度:“[天下乐]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这短短的一句话透露出她对命运的理解:其一,苦难是自己前世积下的;其二,要解除苦难,必须尽孝道;其三,来世是美好的。这种执着的信念支撑着她勇敢地承担一切苦难,直到张驴儿陷害、

2、昏官错判等一系列不幸事件逼得她实在忍无可忍,她才痛苦地质问命运(天地)对她的戕害:“天啦,你不分好歹何为天;地呀,你错勘贤愚枉为地”。然而,就在她对自己的命运观产生怀疑时,“老天”终于开眼,感其诚,恸其悲,为她应验了三桩誓愿,并通过还魂的形式为她平反昭雪。《俄狄浦斯王》中的俄狄浦斯因其生父忒拜王从神喻中得知他长大后将杀父娶母,于是被抛于荒山野外,然而俄狄浦斯不但没有死掉,反而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的养子。他成人后,为逃避神喻,离开“父母”,走向忒拜。在一个路口,误将一老人杀死,此人即他的生父。而后他因铲除了女

3、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娶了前王的王后,即他的生母。此时俄狄浦斯已成为杀父娶母的罪人,自己却毫无所知。他又得到神示:必须揪出杀害前王的凶手,否则全城将死于瘟疫。他不顾一切的追缉凶手,一步步地暴露了自己杀父娶母的行为,一步步陷入不可抗拒的命运罗网。这两部悲剧集中地体现了中西截然不同的命运观:中国人重命运的伦理功能论,常著“乐天之色彩”;而西方人重命运的认识论,常著原罪的“审美性”。李泽厚曾指出,“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性。“实用理性”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强调“

4、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思维水平,主张对人生采取一种既乐观又冷静的生活态度。在“实用理性”的支配下,中国人并不在乎“命运”到底“是什么”,他们关心的是“命运”可以用来“做什么”。在他们眼里,命运是解释人们苦难、给予生存希望的止渴之“梅”。命运能解释为何善良的窦娥会被迫害致死,命运也能为她报仇雪恨。命运既能解释苦难,也能拯救苦难,而对苦难的忍受顺从则是拯救的前提。任何痛苦和不幸都是一种天道循环过程中的过渡环节,这就是命运。中国人的命运观可归于惩恶扬善的伦理范畴,重因果报应,重轮回

5、来世,重天人合一。顺乎天,养乎性,寡乎欲,则天必感其诚,好人必有好报;逆乎天,败乎性,纵乎欲,则天必怒其恶,坏人必遭报应。窦娥得以昭雪,赵氏孤儿得以复仇,秦桧遇鬼,王魁被阎罗索命,等等,这些恶有恶报、善有善终的结局都是“天道有常”的必然结果。这种由逆而顺的乐观命运观正如王国维所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也,乐天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这种“吾国人之精神”自然导致了“团圆之趣”。而西方文化则以“爱知”为特征,以寻求宇宙万物的本源根底为

6、己任。西方人在虔诚地追问“命运”“是什么”的同时,也善于把对命运的认识与对人自身的认识结合起来。刻在古希腊德尔斐庙墙上的铭文“认识你自己”就包含着对命运的认识。斯芬克斯女妖的谜语———什么动物早上长着四只脚,中午长着两只脚,晚上长着三只脚———是我们解读《俄狄浦斯王》的关键。因为,“俄狄浦斯”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脚肿的人”,二是“懂得关于脚的谜语的人”。前者预示了他一生被诅咒、被遗弃、被驱逐的命运,后者则暗示了他是人之谜的揭秘者。这个关于脚的谜语其实隐含着三个问题:命运是什么,人是什么,

7、“我”是什么。因此,斯芬克斯之谜与其说是关于脚的谜语,不如说是命运之谜的“神示”,而俄狄浦斯本人的回答与其说是对人的发展规律的揭秘,不如说是对命运不可逆转的密码的破译。俄狄浦斯猜破了此谜,解除了忒拜的灾难(女妖),然而新的灾难(瘟疫)又降临了。这便暗示了人对命运是可以认识的,然而认识的结果是,无论多么智慧的人都要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所支配。在现存的33部古希腊悲剧中,绝大多数采取了神谕及其变种的表现形式。神谕带有神秘的预见性及必然性,是命运的象征符号。因神谕所产生的悲剧并不意味着对主人公行为的天道

8、惩罚,因而它没有“伦理的特征”,只有一种“审美的模糊性”,一种对命运的模糊认识。西方的命运悲剧少有伦理的因果逻辑,俄狄浦斯尽管满身正气,既聪慧又勇敢,然而厄运偏偏降临在这样一个好人身上,而且无论他怎样“行善积德”,也逃避不了命运的天罗地网。然而,正是这样一种表现人在命运面前毁灭的、违背伦理的悲剧,却产生了令人震憾惊悸的悲壮之美。在西方人看来,命运是不可战胜的、是与人对立的,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女神摩伊拉、《俄瑞斯特亚》三部曲中的阿波罗神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