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

ID:8985966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_第1页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_第2页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_第3页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_第4页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者联系坰址:(浙江省玉环县珠港镇城关长乐路18号邮编317600电话:13058802609玉环县人民医院蔡行平(电话:0576-87273255)E-mail:cxp313@sohu.comE-mail:cxp313@hotmail.com作者简介蔡行平,男,1967.3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士,副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的临床及研究工作。从三仁汤临证录谈异病同治浙江省玉环县人民医院(317600)蔡行平关键鯍   Ҩ三仁汤!临证录异病同治摘要三仁汤广泛应用于因病在三焦、湿浊内阻之病证的内、外、妇、儿、男、五官等各科。其运用指征主要是脘腹闷胀、渴不思饮、纳呆便溏、舌苔腻、脉

2、濡或滑之症。本文试从三仁汤临证录来谈异病同治之渊源、异病同治之内涵,包括“病”的内涵与”同治”的内涵,在具体应用时还要重视病证结合,因此异病同治是中医传统的治则之一,在继承的同时,也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内涵、适用范围,并加以发展和创新。6三仁汤来源于清·吴瑭《温病条辨》,创立逾200年,久经临床验证,常桴鼓相应。其配伍显示了宣上、畅中、渗下相结合的特点,传统应用于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而现广泛应用于因病在三焦、湿浊内阻之病证的内、外、妇、儿、男、五官等各科。其运用指征主要是脘腹闷胀、渴不思饮、纳呆便溏、舌苔腻、脉濡或滑之症。本文试从三仁汤临证录来谈异病同治。异病同治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

3、针对疾病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病机变化,在多种疾病中找出其矛盾的共性,即相同的证侯,采取的同一治疗原则和方法。清·陈世铎的《石室秘录》卷三:“同治者,同是一方,而同治数病也,如四物可治吐血,又可治下血”。1异病同治之渊源异病同治源于《内经》而发展于仲景。《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与“同病异治”相对即体现为“异病同治”之治疗思想。至汉·张仲景在辨证治疗方法和具体方药的运用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精神。如不同疾病,同一病机,治法相同。太阳病篇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82条)。

4、少阴病篇中,仲景则云:“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316条)。前者所述是由于太阳病过汗,损伤了少阴之阳气,导致阳虚不能制水,水气泛滥。后者乃是少阴本身肾阳虚衰,阳虚阴盛,不能制水,水泛为患。故治宜温补肾阳,化气利水,而均用真武汤治疗。2异病同治之内涵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通过症状显现出来,只有充分地收集、了解疾病的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确立正确的治疗方法。异病同治就是指疾病虽然不同,症状不一,如果表现出相同的病理机制,即证型相同或者致病因素相同,就可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5、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意义之所在。2.1“病”的内涵“病”是对具体疾病的全过程的特点及其发病趋势所做的高度概括性命名。从《黄帝内经》提出“同病异治”到现代人们对异病同治概念的理解已经有了变化。“病”不仅仅是中医范畴的病名,也应包涵西医的疾病名称。西医“病”的概念是建立在西医的病因学、病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的基础上,是对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生、发展规律、临床表现特点及其预后的概括,它的诊断依据除了症状、体征等外在表现外,还有可揭示患者内在变化的各种客观检查。中医引入西医辨病的方法是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2.2“同治”的内涵临床所见异病同治,往往是,“病”符合中医或

6、西医的疾病诊断标准,而“治”所指多为治则治法。“同治”即治则治法相同,而不是具体方药完全一致。因此,6异病同治有两层含义:一是治法相同,方剂相同;二是治法相同,方剂相类。例如头痛、水肿、脂肪肝、阳萎、便秘、不寐、口腔溃疡、汗证等,均为不同疾病,但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似的病理变化如湿浊内阻,就会出现相似的证候,故都可用三仁汤加减治疗。因此,异病同治的基础是证同治亦同,证是决定治疗的关键。病例1头痛患者,男,40岁,头痛反复发作已3年余,加重2月。刻下头痛、头重如裹,尤以午后为甚,伴胸脘痞闷,不欲饮食,恶心欲吐,肢困口臭,面色萎黄,大小便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未见

7、明显异常。TCD检查:双侧大脑中动脉轻度高流速,西医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证系痰湿上蒙清窍。治以三仁汤加天麻、川芎、茯苓、藁本、菊花、栀子、全蝎。调治月余而愈。病例2水肿患者,女,30岁,因汗出而冷水淋浴后,感咳嗽咽痛。服用解表剂后咳嗽缓解,而后出现颜面浮肿,按之凹陷,咽痛,乏力困倦,胸闷腹胀,纳便溏,小便6短少,舌红,苔白腻,脉缓。尿常规检验:蛋白(++),红细胞(+)。西医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证系水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