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

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

ID:8987128

大小:16.2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4

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_第1页
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_第2页
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钾血症的原因及补钾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低钾血症形成的原因:一、钾的摄入量过少一般饮食含钾都比较丰富,所以只要能正常进食,机体就不致缺钾。但是手术后的患者或因为体质原因较长时间禁食或少食,使得每日钾的摄入量少于3g,并持续2周以上,就会导致缺钾和低钾血症。二、钾的排出量过多(1)经胃肠道失钾:这是儿童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常见于严重腹泻呕吐等伴有大量消化液丧失的患者。消化液含丰富的钾(唾液含189mmol/L,胃液含14mmol/L,肠液6.2~7.2mmol/L,胆汁6.6mmol/L,胰液4~5mmol/L)。另外,由于腹泻所致的血容量减少,使醛固酮分泌增多,也使得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因此,长

2、期大量的呕吐、腹泻、胃肠引流、造瘘、透析等,均导致失钾。(2)经肾失钾:这是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引起肾排钾增多的因素有:①某些肾脏疾病:如远侧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小管液中尿素增多,新生肾小管上皮对水、电解质重吸收的功能不足,可发生排钾增多。②某些排钾利尿药的长期使用或用量使用,如呋塞米、氢氯噻嗪。③某些内分泌疾病,如醛固酮增多症,Cushing综合症等。④碱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H+减少,故H+-Na+交换加强,故随尿排钾增多。⑤镁缺失常常引起低钾血症。(3)经皮肤失钾:汗液含有钾,在一般情况下,出汗不致引起低钾血症,但在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

3、力劳动时,大量出汗亦可导致钾的丧失。三、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时,可发生低钾血症,但在机体的含钾总量并不因而减少。(1)低钾性周期性瘫痪:发作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是一种家族性疾病。(2)碱中毒:细胞内H+移至细胞外以起代偿作用,同时细胞外K+进入细胞。(3)胰岛素过量: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会发生低钾血症。(4)棉籽油,氯化钡中毒。(5)低温疗法使钾进入细胞内。四、稀释性低钾血症细胞外液水潴留时,血钾浓度相对降低,机体总钾量和细胞内钾正常,见于水过多和水中毒,或过多、过快补液而未及时补钾。总结:低钾血症的原因较复杂,因

4、此,明确发病原因对治疗有重要的作用。补钾原则有哪些?一、口服补钾:口服补钾是最安全的补钾方式,如10%氯化钾或枸橼酸钾;二、静脉补钾:不能口服可静脉补给,常用针剂为10%氯化钾,静脉补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见尿补钾”:一般以尿量超过40ml/d或500ml/d方可补钾;2补钾量依血清钾水平而定。如仅是禁食者,一般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氯化钾2~3克即可;严重缺钾者(血清钾多2<2mmol/L),每日补氯化钾总量不宜超过6~8g,但严重腹泻、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特殊情况例外。三、补钾浓度:不宜超过40mmol/L(氯化钾3g/l);应稀释后经静脉滴注,禁止直接静

5、脉推注,以免血钾突然升高,导致心脏停搏。四、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40mmol/h。成人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80滴/m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