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

ID:8987525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_第1页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_第2页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_第3页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_第4页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的几点意见湖北省勘察设计协会袁内镇[摘要]本文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结合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的有关规定,对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原则及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供抗浮设计中参考。地下建筑物抗浮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技术向题,由于对抗浮设计的一些重要问题有不同看法,因此相关规范对抗浮设计作出明确的具体规定,导致设计工作的困难。为解决抗浮设计的操作问题,湖北省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对抗浮设计作了原则的规定,但具体问题尚有一些歧意,地下建筑浮起破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作者认为有必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

2、,以求抗浮设计的合理完善。一、地下建筑物浮起的基本条件。水对地下建筑物的浮力大小遵循阿基米德原理,水对物体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同时水的浮力作用也遵循连通管原理,即不同截面尺寸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同时水的浮力作用也遵循连通管原则,即不同介质问存在薄层水膜时,无论水的性质是潜水、上层滞水或承压水,即可产生强度为的浮力(为水的重度,为建筑物基底以上的水深),当水浮力强度大于地下建筑物单位面积的重量时,建筑物即可浮起L当水不断补充时,建筑物将不断上浮,所以,建筑物浮起是一个渐进过程。水量的大小只是控制着建筑扎上浮量,而水位高低则是控制建筑物上浮的基本要素。至于地下建筑物基

3、底及周边水在土中的渗流影响是深层次的抗浮机理问题。可以肯定,只要建筑物周边与土介质之间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且水的补充速度大于水在土的渗流速度时建筑物即可能被浮起。二、抗浮设计应进行哪些验算1、施工阶段,使用阶段及特殊情况下地下建筑物整体及局部抗浮稳定验算。明挖法施工的地下建筑,在施工阶段发生浮起的事故较为常见。当施筑物自重及抗拔构件的抗拔力不足以平衡水的浮力时,应提出施工中排水或其它抗浮措施。在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地下建筑物的整体及局部抗浮稳定均必须得到保证,设计中往往忽略了局部稳定的验算。如地下室考虑外墙自重及其它局部墙体自重后,满足整体抗浮稳定要求,但在墙体或荷载较少的部分

4、,建筑物荷载不能平衡水的浮力,此时地下建筑物局部浮起,使结构应力重分配,造成部分结构受损或破坏。再如为了平衡水的浮力,将地下室底板外挑,以外挑部分的上覆土重增加稳定力,此时,如果地下结构面积较小,刚度很好时,可以起到作用,反之,也将造成结构的受损或破坏。特殊情况下的整体及局部抗浮稳定验算,指的是水池,游泳池及其它储仓等,当换水、检修需减少稳定荷载时,也应考虑此工况的抗浮稳定性。2、地下建筑物的外墙、底板等构件的强度及抗裂验算。在抗浮整体及局部稳定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地下建筑结构的验算,验算中应重点选取合理的荷载组合。如外墙应按静止土压力考虑水、土压力,同时应考虑超载的影响

5、。底板的荷载组合较为复杂,对构造底板,尚应计及由于基础沉降引起地基对底板的反力,这个反力一般取建筑物竖向荷载总值(扣除水的浮力)的10%~15%。与此同时,尚应计及水对构造底板的浮力。3、抗拔构件的抗力及强度验算。当建筑物重量不能平衡水的浮力时,需设置抗拔构件,如抗拔桩及锚杆等。抗拔构件的抗力(抗拔力)应通过抗拔试验确定,不能以估算值为依据。在抗拔试验的基础上尚应对抗拔构件的强度及抗裂进行验算(抗拔试验仅能确定土的抗力,抗裂仍要计算)。抗拔构件中的抗裂验算较为复杂,当采用预应力管桩作抗拔桩时,如何考虑截桩后的预应力损失,抗拔计算以及连结构造尚应进一步研究。三、什么情况下,可不考

6、虑水浮力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未作明确规定。湖北省曾发生多起埋置于无地下水的粘土及老粘土中的地下室浮起事故,为此,《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42/242—2003作了以下规定:“施工期间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基坑内积水,使用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场地积水”。“地下建筑物埋于不透水土层,周边填土为密实的不透水土,当场地无积水时,可不考虑水的浮力作用”。上述条文的内涵是地下建筑物周边的水不能渗入基底,地面水也不能渗入基底,即作到地下建筑物完全埋置于无水的土层内,方可不考虑水的浮力作用。为此,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地下建筑物所在场地无积水,雨水及其它地表水应有组织地及时排走。

7、如地下建筑物位于低洼场地,无把握及时排除积水时,应慎重考虑。2、地下建筑物基础底以上无杂填土、砂类土、粉土等透水层,或虽有上述透水层,但层厚较薄,不赋存潜水或承压水,可以采取有效地隔、排水措施者。3、基坑回填土必须采用压实的不透水的粘性土或灰土,压实系数不小于0.93。4、地下室外墙防水层的保护层不应采用透水的塑料泡沫板等材料,应确保防水层及保护层不形成水通道。5、当基底以下存在承压水时,在无建筑物荷载作用时,不易发生管涌或突涌。除上述必备条件外,尚宜采取基础及底板砼原槽浇灌,超外部分以砼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