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

ID:8988419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_第1页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_第2页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_第3页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_第4页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上15《青海高原一株柳》滕州实新北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5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用“争夺”、“争持”各造一个句子。2.浏览课文,围绕“一株柳”感知作者之所见和所想,初步读懂“一株柳精神”,尝试为课文划分段落,并说清划分的理由,从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4.从神奇的柳树身上读懂每个人在生活中做一个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人,受到感染和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以问促读,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揣摩环境衬托、虚实结合、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

2、灞河柳等写作方法,读懂青海高原柳树的“神奇”,感悟这株柳所处的环境以及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生命力,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带给我们的启示。难点:1.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揣摩作者写灞河柳的用意,感受青海高原柳树的“神奇”。2.联系全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青海高原这株柳带给我们的启示。三、教学评价设计1.学生有预习经验,因此扫初课文中出现的字音障碍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课堂上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对学生字音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评价。2.教师可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及时点拨、评价,在交流和评议中提升学生的

3、语文素养。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移情体验、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的准备:见附件。教师的准备:晨读课要关注朗读的情况,课文较长,朗读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推进读正确、流利;准备与教学有关的课件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交

4、流:说到“柳”你想到的是什么。(学生此处可以谈的很多,如由柳想到的诗句,由柳想到的柳树的样子,以及和柳树相关的其他东西。)2.过渡语:今天我们看“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是一株怎样的柳树。(读课文之前,先让学生说说课前搜集的有关青海高原的材料,使对青海高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检查预习,重视语言积累,推进读懂1.提生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且尝试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学生朗读的要求不能只定位在正确、流利上,而要尽可能读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相机解决文中读不准的字音和部分难理解的词语。(解决

5、词义:广袤无垠深邃凝滞苍凉赭红色;解决字音:哦——了解每个字音表达的意思,然后依据文中的句子确定字音,读“ó”。)——随读推进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三)了解课文基本内容,理清文章脉络1.看题目就可以了解作者主要写的内容,我们通常观察一种景物,要留意眼中所见、心之所想。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是作者眼之所见,哪些是心之所想。用不同的自然段序号标注出来。交流:眼中所见写了些什么内容——树的生长环境、树的形态;心之所想是什么内容——猜想和想象、联想到灞河之柳、自己的感受启示2.尝试为课文划分段落,并说说划分的理由。第一段(1—2小节):柳树既是平常的又是神奇的

6、。第二段(3—5小节):青海高原的特点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一株大柳树。第三段(6—8小节):作者的猜测和想象以及作者的联想。第四段(9小节):作者对柳树的赞美。(分段仅仅是便于帮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对课文不同的理解所划分段落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只要理由充分即可。)3.作者写一株柳,想表达怎样的一种情感?在哪一段集中抒发了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段)你能大致读懂作者在赞叹什么?(毅力、韧劲的一株柳精神)——读出这种赞叹。4.我们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你能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写法是什么吗?(板书:托物言志:一株柳——一株柳精神)环节二、部分理解——

7、精读感悟,重点突破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作者陈忠实紧紧围绕“一株柳”去写眼之所见、心之所想,从“一株柳”写到自己的想象、联想、感受、启示,展示一“一株柳精神”,下面就让我们细读课文,看看那么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观察、体验,又是怎样把“一株柳精神”表达出来的。(四)学习课文1、2小节,体会作者开篇表达情感的方式1.引导学生发现开头表达形式的不同幻灯片出示: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1)出示课文1、2小节,我们下来看看作者的开头。指名读,围绕这“一株柳”这一段中哪几个词语是主

8、要信息?(神奇、望而生畏、伫立在青海高原)如果用一句话怎样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2)作者这样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