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

ID:8988915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4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_第1页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_第2页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性的异化与回归的悖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海明威一生创造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并塑造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人物角色。他所创造的“硬汉形象”和“悲剧情节”式的主题以及简洁洗练的“电报式”语言使他的作品经久不衰,深入人心。作为“迷茫一代”的代言人,他在作品中贯穿着一种不屈不挠、绝不认输的硬汉精神,但同时也流露出于此对立的悲观情绪。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强烈冲击和现代资本主义所展示的种种光怪陆离的异化生活,20世纪初的人们对人生生存的目的和意义感到困惑和茫然,并逐步成为“精神的流浪者”。人们不断在追寻着人性是如何异化的?什么才是生存的

2、本真?人性还可以回归自我吗?作为一名有责任、有道德、有见地的作家,海明威旨在通过指称式言说的方式企图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生活,揭示人生生存的困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失落还能挽回吗?人性能从异化的状态下得到自由解放吗?其中短篇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再次向世人提出这一现实和严肃的主题。  一、人性的异化  存在决定意识,在西方现代社会中,随着上帝的死亡,随着人本精神的迷失,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文明的迅速推进,高度技术化、物质化、非精神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并且物对心灵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侵入人心的领地,力图将其物化。在

3、物化的文化价值的主导下,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遇种种困境和危机。20世纪30年代正是存在主义的酝酿和形成时期,海明威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萨特式存在主义文学的某些特征。就人的身份、价值、尊严而言,其向度是向外的,指向他人和社会,旨在获得接受与认同。而精神失落或异化,其向度是朝内的,是指向人自身,涉及自主和自我确定。在人生的态度上,既有对社会憎恶、消极、内向的一面,也有积极的、追求的、外向的一面。海明威笔下的世界就是一个非理性的世界,一个充满生存困境矛盾的世界。在非理性的世界里,人类最原始最质朴的人际关系遭到践踏,人类最真诚最宝贵的良知

4、不复存在。一部分人丧失了生活的本真,找不到生存的本我状态,陷入追求感官享乐和物质虚荣的泥淖中。只有一少部分人才能保持生活的本真,坚持人性的解放。  海明威通过《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对比展示了生活本真的美丽和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异化及其灾难性后果。在衣着外貌上,草原职业猎手威尔逊穿着“宽松的上衣”“肥大的裤子”“脏极了的靴子”,他的帽子挂在帐篷支柱上的一根橛子上,而他一笑起来脸上的鱼尾纹“便快活地皱了起来”。这些描述都体现了威尔逊的自然、随和、洒脱和放荡不羁。而雇用他的上流人士麦康伯先生虽然“穿着和威尔逊一样的猎

5、装”,但是新的。他的“头发剪得短短的,像个划艇手”。他的太太玛格丽特更“是个极为标致、保养极好的女人”。现代文明人工雕饰的痕迹和养尊处优的生活在他们身上一览无遗。  在行为上,威尔逊按照自己的准则行事,各种“文明化”的规则在他身上一概不起作用。威尔逊所了解一切都是他在自己的世界中生存的准则,他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标和人性的自由,他明白对自己来说什么才是生存的本真。而麦康伯先生对于现代文明的休闲娱乐等则知之甚广,他知道摩托车、汽车,知道打野鸡,知道场地球类,知道书里讲的性问题,还知道他钱多,妻子不会离开他,而他也不会离弃妻子,因为她太漂亮。

6、他来非洲打猎不是为了接近原始的大自然,接受生存的考验,而仅仅是因为受到媒体的宣传,为他们罗曼蒂克般的生活增加冒险刺激的体验。面对妻子的不忠,他能委曲求全,甚至早餐时面对给他带“绿帽子”的威尔逊也故作镇定。面对妻子对自己懦弱胆小的冷嘲热讽只能故作不知。他害怕威尔逊把它像兔子一样逃跑的事告诉俱乐部的其他人,他如此在意他人而非自己本身。所有的这些都表现出一种异化的、符号化式的生存方式,在这种异化的生存状态中,麦康伯找不到生存的真正价值。玛格丽特是文明社会人性异化的又一个典型。她漂亮、精明,用她的美貌和地位为一种从未用过的化妆品做广告而得到了

7、5000美元。她冷酷无情,不懂得珍惜爱情,她与丈夫的关系完全建立和维系在金钱的基础上。她虚荣刻薄,毫无理由地要求养尊处优的丈夫要具有非洲猎人的野性。当由于恐惧,麦康伯在狮子面前逃跑,丧失了作为男人最起码的尊严时,玛格丽特对他公然蔑视,污辱挖苦。当丈夫终于在维护尊严的强烈欲望下鼓起勇气,勇斗野牛时,却被她所枪杀。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在她手中葬送。无怪乎一些评论家认为她是海明威作品中最邪恶的女性,是“妖女”的化身。www.leledvd.com  二、异化与回归的悖论  海明威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展示了现代文明及其物化的价

8、值观对人性的异化,但更主要的是揭示在异化的生存困境中人性是如何异化的,在异化与本性回归的夹缝中人能做到自我选择吗?在这点上,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萨特坚持的“自我选择”论有某些共同之处。萨特的出发点是人的荒诞处境,这种处境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