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

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

ID:8990592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_第1页
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_第2页
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_第3页
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景物描写的训练方法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总是盲目地作文,一开头就不知道怎么下笔,所以形成想一句写一句的现象。这样的作文,一方面没有整体的构思,别一方面又缺少相应的写作手段,即便有一些好的句子也是东拉西扯来的,很难让人感觉到作文的一些基本要素,这种既无文体特点,又没有基本结构,更无章法可讲的作文在现在的高中生中很普遍。鉴于此,我在作文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其实有一种方法叫分类作文训练法。在分类的过程中,我首先训练的是是描写类。为什么要以描写类开关呢,一方面从我们所读的作品中,描写是一种主要的表

2、达手段,恰当的描写能增强文章的形象感,给人很强的视觉感受,是文学性的重要体现形式。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的作文言之有物。从这此年的作文教学感受来看,很难看到一篇像样的作文,其愿意就是学生的作文大多所有一种学生腔,这种学生腔就是学生作文内容很空洞,没有具体的事物,也没有具体的内容,大多无病呻吟一翻,为800字奋斗。所以在学生作文中,一上作文课,就头痛,一写作文就叫娘。让作文课成为语文课中最尴尬的课。再一个方面,描写是写作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最容易感知的一种表达方式,从这里开始训练有助于学生从感觉上与作文课

3、有一种亲近感,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作文课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描写的手法的运用还可以为议论抒情打下一个基础,如果描写好了,后面的议论与抒情就不是空中楼阁,或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那么作文课中的描写将如何进行训练才好呢?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内容:找到描写对象,注意形象特征,明确描写意趣。描写景物是从描写事物开始的,任何景物都是由景物中的诸多事物构成的,所以学会描写事物是描写好景物的基础。那么对事物的描写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这世间万物天地山川星月云雾鸟兽虫鱼均属描写的对象,而这些对象可以说是万种风情,

4、千姿百态,各有各的外在形象特点为,有的是动态的,有的是静态的;有的是浩大的,有的是纤柔的;有的是广阔的,有的是高峻的,……不一而律,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特点为,所谓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这是这种季节变换形成的景象。可是我们在描写的过程中究竟选择哪一种特征来写呢。这要根据你表达意趣的需要。你表达的意趣不同,选择的对象不同,选择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反过来,你感受到的事物的特征不同,表达的意趣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描写事物中,这三者必须要统一。现在我们举一棵树为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5、这棵树就成了我们所描写的对象。树的特征与树的位置,树的种类,还有树所在的季节有关。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季节,事实上是有着不同的特点的。但这更重要的是还要与你所表达的意趣结合起来,你才能更好的把这树写出来,或者说你写的树才具有一定的意味。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白杨礼赞》里对白杨树的描写吧。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

6、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这里写的树是黄土高原上的树,这是位置,“笔直”是他的特点。要表达的意趣是什么呢?是“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是“象征了北方抗日民众的精神与意志。”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描写事物的特点其实是与要表达的意趣结合起来的。如果作者看到的是白杨树的旁逸斜出的枝叶,看到的是在西风中白杨树的残叶飘零的样子,能不能表现出这样的意趣

7、呢,那就不行了,所以要找到事物的特征,一定是要与你表达的情趣联系起来才好的。树是这样写成的,山呢?水呢?云呢?……应该说都可以这样写。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对夏日小溪的描写:夏天时,溪水涨满,溢上岸边的草地里,阳光照射在溪水上,特别耀眼。孩子们三五成群,光着屁股在溪水中尽情地嬉戏着,他们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露出水面,激烈地打起水仗,这时,喊声、笑声连成一片。对象自不必说了,特点也很清楚,这样写有写也什么意趣呢,大家一看就明白。所以在描写景物时,找到事物的特点,其实还要紧紧地与要表达的意趣结合起来才好。当

8、我们找到事物的特点的时候,那么在描写的过程中怎么去描写呢?在这里讲一种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分解法,大多数的描写都是通过分解的方法来进行的。那么什么是分解法呢?现在我们先来看《荷塘月色》里的这样一段描写吧: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