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

ID:8990651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_第1页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_第2页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_第3页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_第4页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儿童教育心理学论文姓名:桑英惠学号:1311110521学院:师范学院专业:小学教育班级:B1105日期:2013年11月12日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研究综述摘要:儿童利他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从国内外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影响儿童利他行为因素以及关于如何培养儿童利他行为进行了综述,并在文章最后部分探讨了儿童利他行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引起引起人们对儿童利他行为培养的重视。关键词:儿童;利他行为;培养利他行为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揭示儿童利他行为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理论

2、与实证依据,是品德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儿童利他行为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幼儿逐渐克服自私自利的行为,发展和谐、友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有利于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利他行为是维持人际友好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形成儿童良好品德的重要条件。一、近年来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利他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近年来,中外心理学家对儿童利他行为作了大量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有研究表明,儿童最早有可能表现出类似成人利他行为的举动大约是在1周岁。Tiedemann早在1787年就已观察到1周岁的婴儿会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的活动或玩具

3、(Murchison&Langer,1927)。[1]但被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仍然是:儿童是在2到3岁时才表现出利他行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Eisenberg就发现儿童在小学期间享乐主义倾向逐渐消失,7—8岁儿童已经逐渐能以他人和社会准则来处理面临的问题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2]Stabu.E(1979)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5至8岁期间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而9至12岁期间的助人行为呈下降趋势。[3]霍夫曼(L·R·Hoffman)等人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多地表现出利他行为,但对于需要较大体力的利他行为,女性不如男性。[4]

4、国内有关以幼儿园幼儿为被试的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就存在以利他行为的互助行为(满晶,马欣川,1994)。[5]但也有研究认为.幼儿园中班儿童基本上不表现利他行为,大班开始才出现利他行为(郑键成等,1990)。[6]李丹、李伯黍对4一11岁儿童利他行为研究结果发现.各年龄段儿童作出利他选择的人数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利他观念和实际的利他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增加。[7]岑国桢等人的研究则表明.在一般物品的分享上.我国儿童自5岁起已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慷慨”,在荣誉物品的分享上,从9岁开始,多数儿童认为应该让这方面需要更迫切的人分享荣誉物品。但涉及不同的年龄段

5、和不同的行为种类。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情况又有所不同。[8]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可证明儿童利他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儿童利他厩念与利他行为的一致性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而且利他行为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二、影响儿童利他行为的因素有关利他行为具体决定因素的研究,是利他行为研究领域中最受重视因而也最为活跃的部分。就儿童的利他行为而言,较受研究者重视的因素有年龄、情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移情能力。(一)年龄西方许多心理学家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证明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亚罗和韦克斯勒等人对lO个月婴儿的观察研究发现,婴儿也有利他行为,倒如他们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给坐在旁边

6、的入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现出畏缩和痛苦等。不到一岁的儿童在看到别的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与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这种同情或替别人分担痛苦的行为往往是利他行为的前兆。[9]但斯陶布(1970)以幼儿园儿童和小学一、二、四、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通过实验发现,儿童的利他行为随年龄而下降,二年级学生的利他行为最多,而六年级学生的利他行为最少。大部分发展心理学家把儿童利他行为看作是儿童正常成熟的过程。Emeler和Rushton(1974)进行了一项研究,让6一13岁儿童投球比赛,赢球者可得一张奖券;比赛结束后,可凭奖券多少来换取奖品。比赛前先让孩子们看一张题

7、名“可怜的小波贝”的慈善广告,广告下面设置了一个捐献箱,告诉孩子们如果愿意的话可把赢得的部分奖券投入箱内,以此来与小波贝共享奖品。结果发现,11岁孩子捐的比7岁的多;一般情况下,12岁以后利他行为逐渐增多,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随着人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儿童逐渐懂得帮助别人是为社会所赞许的行为。[10](二)情境因素包括内在情境、外在情境。内在情境指个体当时的心理状态,即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利他经验。心理学家费里德曼等人根据自我知觉理论认为:如果一个人以前袭现出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