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

ID:8991030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_第1页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_第2页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_第3页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_第4页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摘要】:一般来说,个体总是想看到自己的长处,因而会尽力去表现以维持正面的自我评价,但在一些威胁到个体自我评价的情境里,个体却不能确定自己能否获得成功,因而为了避免可能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的损害,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自我妨碍策略。所谓自我妨碍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近年来,关于自我妨碍的研究在国外取得了很大

2、的进展,但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仅在学业领域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索。而针对中学生体育锻炼中自我妨碍行为的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尚未出现。因此,为了解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的现状、验证国外对于自我妨碍的研究结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普遍性、不同的锻炼情境对中学生自我妨碍的影响是否不同等问题,本研究以自我妨碍理论为指导,尝试性地编制了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通过预测设计和后果实验设计,用多个变量来同时预测自我妨碍,能更精细地比较各变量对自我妨碍的作用,从而更明确地揭示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背后相关的心理机制

3、。整个研究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整个研究的目的和问题进行阐述,并从总体上对研究进行了构想和设计。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对自我妨碍的概念、理论及测量进行详细系统地回顾、归纳和梳理,随后分别对自我妨碍及其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第三部分主要对理论构想进行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进行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的编制和检验。此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首先,对204名中学生进行了开放式调查,以探索我国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的心理构建。其次,在开放式问卷结果形

4、成的题库和国内外已有相关问卷的基础上,编制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对390名学生的预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并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上提出了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包括3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寻求辩解自我妨碍、减少努力自我妨碍以及抬举他人自我妨碍。最后,主要通过对量表的施测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进行了效度的检验,并进行了内部一致性和再测信度的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评价我国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有效工具。第四部分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448名中学生,运用

5、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等测量工具,对我国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一系列预测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1236份。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年龄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高二学生比初二和初一的学生更容易使用自我妨碍;(3)中学生的任务目标取向和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锻炼中任务目标取向越低的中学生越倾向于使用自我妨碍策略;自我目标取向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4)中学生的身体自尊以及自我效能等预测指标与锻

6、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5)身体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在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与锻炼等级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自我妨碍行为除了直接影响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些中介变量来对其产生作用。第五部分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研究了高、低自我妨碍的中学生在竞争情境(有、无)和不同的评价方式(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交互作用下,其运动练习行为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和竞争情境对运动练习行为没有交互作用影响;(2)高自我妨碍者在竞争情境中,不会产生明显的自我妨碍的行为。(3)自我妨碍、竞

7、争情境和评价方式对中学生运动表现有交互作用影响。实验二研究了在学校体育锻炼中,不同的锻炼情境(任务目标气氛和自我目标气氛),对中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影响,以了解何种锻炼情境更加适合于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本研究试图通过中学生自我妨碍行为及其预测指标在不同的锻炼情境下的变化规律,来进一步验证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相关心理因素。结果表明:(1)任务目标气氛下的体育锻炼情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自我妨碍水平;(2)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锻炼感觉等心理效益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在任务目标气氛的锻炼情境中效果更好;(3)任

8、务目标气氛下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可能会通过身体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的中介作用,来有效抑制中学生自我妨碍行为的发生,进而改善其心理效益。第六部分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改进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测量提出了设想,另外,对自我妨碍行为在锻炼和体育教学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中学生自我妨碍体育锻炼目标取向身体自尊自我效能【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