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

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

ID:8992099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_第1页
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_第2页
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_第3页
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学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作者:珠海家教网1.“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2.“颁”通“斑”,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3.“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4.“辩”通“辨”,区别,如“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5.“辩”通“变”,如“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6.“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壁,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7.“宾”通“傧”,如“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分)8.“倍”通“背”

2、,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9.“被”通“披”,穿着,如“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10.“被”通“披”,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11.“敝”通“弊”,闲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过秦论》)12.“裁”通“才”,刚刚,如“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13.“采”通“彩”,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14.“畜”通“蓄”,积蓄,如“故其畜积足恃”。(《论积贮疏》)15.“绌”通“黜”,罢官,如“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3、。(《屈原列传》)16.“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17.“槌”通“捶”,敲打,如“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1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六国论》)19.“得”通“德”,感激……的恩德,如“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20.“而”通“尔”,你的,如“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1.“而”通“能”,能力,“而征一国者。”(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逍遥游》)22.“反”通“返”,回,如“三餐而反”。(《逍遥游》)23.“奉”通“捧”,捧

4、着,如“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24.“父”通“甫”,人名用字,如“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25.“盖”通“盍”,怎么,如“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6.“盖”通“盍”,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27.“共”通“供”,如“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28.“曷”通“何”,什么,如“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29.“阖”通“合”,全,如“倾城阖户”。(《虎丘记》)30.“惠”通“慧”,聪明,如“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1.“机”通“几”,预兆,如“所赖君

5、子见机”。(《滕王阁序》)32.“具”通“俱”,详细,全部,如“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33.“倔”通“崛”,如“而倔起阡陌之中”。(《过秦论分)34.“景”通“影”,影子,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35.“坐”通“座”,座位,如“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36.“距”通“拒”,把守,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37.“决”通“诀”,离别,如“(公子)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38.“扣”通“叩”,问,如“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大铁椎传》)39.“雷”通“擂

6、”,擂动,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40.“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41.“帘”通“奁”,本文指嫁妆,如“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42.“零丁”通“伶仃”,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43.“敛”通“殓”,如“敛不凭其棺”。(《祭十二郎文》)44.“闵”通“悯”,指可忧患之事,如“夙遭闵凶”。(《陈情表》)45.“莫,,通“暮”,傍晚,如“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46.“没”通“殁”,如“孝公既没”;(《过秦论》)47.“免”通“娩”,如“将免者

7、以告,公令医守之”。(《勾践灭吴》)48.“缪”通“穆”,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49.“冥”通“溟”,大海,如“北冥有鱼”。(《逍遥游》)50.“内”通“纳”,按纳,如“毋内诸侯”。(《鸿门宴》)51.“女”通“汝”,你,如“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52.“殴”通“驱”,驱赶,如“今殴其民而归之农”。(《论积贮疏》)53.“卒”通“猝”,仓猝,如“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54.“耆”通“嗜”,喜爱,如“少益耆食”。(《触龙说赵太后》)55.“禽”通“擒”,捉拿,如“将军禽曹,宜在

8、今日”。(《赤壁之战》)56.“取”通“娶”,娶妻,如“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57.“诎”通“屈”,如“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58.“趣”通“趋”,往,取,如“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59.“生”通“性”,资质,禀赋,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