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

ID:8992435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14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_第1页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_第2页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_第3页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_第4页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贵在何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反倒是一些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坚守底线正义,坚持自省自励,看起来不那么顺,但算一算人生的大账,回望当初的人生理想,确乎是在一点一点地触摸成功之壁了。  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谁都知道这话是钱理群先生说的,经钱先生这么一点拨,再与滚滚红尖的浮沉的诸般物事稍加对照,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词,想不高度流行也不成。  其实人不可能总是单向度利他的,利他之时先考虑如何利己,实在是人之

2、为人的一大正常现象。看来真正需要甄别的是“精致”还是“不够精致”。种种情形表明,做利己主义者呢,或许“不够精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说到不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个人觉得,韩愈算是一位祖师爷。  韩愈与他那个时候的读书人一样,大抵是充满理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利世的同时,自己也需要谋求一种“向上流动”的可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不能说完全是奉献,全然没有利己主义吧?  科举考试是一个实现济世且利己的好途径,也算是漫长的封建社会不可多见的可圈可点的制度创新吧。比较折磨人的是,韩愈考取进士(

3、想必就是古代的申论吧)后,无法通过“吏部考试”(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行政能力测试”吧),有一段时间心里那个焦虑啊,恐怕比今天的人参加公考入围之后的等待更甚。至今我们读他的系列“上书”美文,仍能感受强烈。  这种“上书”算是唐代版的求职自荐书吧,虽然有干谒的意思,但是从散文、书信写作的角度欣赏,又实在是极品中的极品了。韩愈同学真不愧为韩文公,就连求职书也写成了经典美文,大可供今人借鉴。读者诸君如有意,不妨找本书自己去复习一下。这里就不必重复韩愈的“上书”系列了,只想说说他这个利己主义者的“不够精致”之处。  在《后廿

4、九日复上宰相书》中,韩愈抱怨“愈之待命,四十馀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三次去上宰相的门,看门人都不理睬,连个看门人也搞不定,看来韩愈同学除了会写写文章,在经济仕途等事上,实在不够精明、“精致”。比如给看门人说点好话、送点礼什么的,当今哪位涉世未深的人儿,想必都会不假思索地办利索吧。  韩愈同学文笔固然了得,但未免迂腐得可爱。文章写得再好,未必能成为有效的敲门砖,就连看门人的关也十分难过,于是求职书的使用价值便大打折扣。以至于韩愈同学最后不得不大兴绝世之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5、,而伯乐不常有。”  干谒求官、仕途辗转,世上难事也,哪里有耍耍笔杆子就成事的呢?后来韩愈侥幸求得一官半职,可是他在宦海沉浮中,终未能弄明白“精致”的吏进之道。在《与陈给事书》中,他明显地感受到官运亨通的陈给事对自己从欣赏到冷淡,而其寻找弥合这种隔膜的途径,竟又是献上自己写的好文章。他自称已幡然悔悟,却又天真地献上近文一卷,还“生纸写,皆有揩字注字处”。人家本来就没有闲功夫看你的文章,而这种书写态度,就连工工整整写信的起码尊敬也看不到,哪里能恰当地表达达官贵人所需要的卑躬屈膝的态度呢?还以为坚持走写求职书的老路,

6、以为只要充分展现自己的才情,就能万事大吉,可叹也夫!  从世俗的意义上讲,韩愈才高八斗却又仕途偃蹇,不善于写颂圣文字也就罢了,偏要去屡拂上意,那日子能好过到哪里去?这不,一篇《论佛骨表》,还差点被笃信佛教的宪宗皇帝处以极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最终保住老命被贬到岭南蛮荒的“瘴疠之乡”,已经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但是韩愈作为成功人士,恐怕是不容质疑的。史上有多少人能比他更有资格称成功人士呢?文起八代之衰。这是苏轼对韩愈的评价。你可以说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朋友圈中的人,难免在惺惺相惜之际,有人为拔高

7、的成份。  我们不必重复说什么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之类盖棺定论的说法了,只要是读过韩愈文章的人,恐怕很难拒绝韩愈对中国文学贡献巨大、是几千年来罕见的“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的文字英雄这个说法。因为你可能连点赞或者拍砖的成语,都是这位老夫子“原创首发”的。  回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话题上来,这大约是我们今天较为常见的“物种”了吧。我所知道的一位年轻人,读书时就充满了从政的理想。为人精明、聪明过人、精于处世、八面玲珑,最后也如愿走上了从政的道路。正所谓成也精致,败也精致,年纪轻轻就

8、成了重要部门的处级干部,更是年纪轻轻就成了贪官,到监狱里反思去了。  类似的场景想必人们都不陌生吧。这类精致的人儿非常之多,其中一些人虽然没有机会成为从政,但在体制外也迅速成了锦鲤式的人物。嘴里多高尚的话儿也说得出来,为了名利什么底线也敢突破。找干爹、傍大款、舔权贵、违法纪,不一而足,不顾一切迅速上位成了人生的全部意义。如此利己,精致则精致矣,只是可惜了一些精致的人儿,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