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

ID:8994199

大小:5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4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_第1页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_第2页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_第3页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_第4页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原文《群书治要》—执中体道篇、修身养德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群书治要》修身养德篇第一章孝德(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任之本与?”(2)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3)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

2、得为孝乎?(4)父虽死,孝子之重之不怠;子虽死,慈亲之爱之不懈。(5)子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候、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市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第二章谦敬(1)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2)谦也者,

3、致恭以存其位者也。(3)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4)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7(1)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第二章谨言(1)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2)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3)言之不可复者,其言不信也;

4、行之不可再者,其行贼暴也。故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故明主禁之。故曰:“凡言之不可复,行之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5)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第三章慎行(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2)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5、忿思难,见得思义。(3)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4)言出于口,不可禁于人;行发于近,不可禁于远。事者,难成易败;名者,难立易废。7凡人皆轻小害,易微事,以至于大患。(1)子曰:“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第二章忠信(1)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2)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德,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3)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4)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6、: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5)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三章改过(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2)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3)明王有过,则反之于身;有善,则归之于民。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往喜民,来惧身,此明王之所以治民也。(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5)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7、。”7第二章从谏(1)国亦有郁:主德不通,民欲不达,此国之郁也。国郁处久,则百恶并起,而万灾丛至矣。(2)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水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3)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