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

ID:8995079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4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_第1页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_第2页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_第3页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_第4页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味异常预示的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口感异常预示的病变口酸:多见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其唾液中的乳酸,磷酸酶高于正常值。口甜:多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患者和糖尿病,唾液中的淀粉酶增加。口苦:人体内唯一能产生苦味的器官就是胆,口苦多为急性炎症,与肝胆疾病表现多见,与胆汁排泄异常有关。口辣:多见于肺炎,支气管炎,高血压,更年期中和症,长期发热者。因为辣味是咸味和热觉及痛觉的综合感觉,所以自觉口辣的人舌温可能高口香:多见于糖尿病的重症病人口臭:牙周炎,龋齿,口腔溃疡以及鼻咽部炎症,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者口咸:多见于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癌症患者,及大

2、量吸烟的人,口腔溃疡,慢性肾炎,肾功能损害口淡:患胃炎,痢疾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长期发热,消耗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的人  注:术后病人食欲不振也会觉得口淡,当口中干涩,感觉不出来食物的的味道时,小心心脏发生病变!口味异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的味觉异常,如出现酸、苦、咸等感觉,中医认为,口腔出现异常味道,常常是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变化常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依据之一。口腔异味的常见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口酸:口中自觉有酸味,甚至能闻到有酸气,这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过量,以致饮食停滞的结

3、果,如果口酸同时伴有口苦烧心,两肋疼痛,这是肝经有火造成肝胃不和的结果,治疗应泻火和胃。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这是由于肝气郁结化热、脾胃湿热熏蒸肝胆所致,,往往兼有面红、头痛、目赤、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症状,应清肝利胆。   口甜:又称“口甘”,指患者常自觉口内发甜,饮白水也觉得甘甜,多由于脾胃热蒸或脾胃气阴两虚引起。脾胃热蒸者常伴有口干欲饮,多食善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而燥等,治宜清胃泻火;脾胃气阴两虚者常伴有不思饮食,口干欲饮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胀,便秘,小便黄短,舌质嫩红

4、少苔等,宜补脾益气、养阴生津。   口辣:口辣是指口内常觉辛辣或舌体麻辣,如食辣椒样感觉,常由肺热或胃热引起,肺热者常见伴有鼻咽干燥,咳吐粘稠黄痰等症状,宜清肺泻热。胃热者常见伴有口舌干燥,消谷善饥,胃脘灼热,大便燥结等症状,宜清胃泻火。   口咸:口咸多主肾虚,往往伴有腰酸腿痛、夜尿频多、全身无力等症状。应分清肾阴虚、肾阳虚后再补肾。   口淡:口中觉得淡而无味,尝不出食品的滋味,多发生在大病之后,特别是严重消化道疾病之后,导致脾胃虚弱而引起吃饭不香,多吃点东西则觉得胃部胀满,大便常稀等症状,治应健脾

5、和胃。    口腻:口腻是指口舌粘腻,滞涩不爽,甚则食不知味,多由寒湿困脾而引起。常常伴有不思饮食,胃脘满闷,肢困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体淡胖,苔白腻水滑,脉濡缓等,宜健脾燥湿、芳香化浊。 一般说来,脏腑安和,则口中平和爽快,无异常口味及不适;反之,脏腑有病,就可以从口味的变化反应出来。  (一)口苦----多由肝胆有热所致。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灼伤肝血者,多兼胁痛食少,面赤口干,潮热盗汗,月经不调等。应清肝解郁,养血健脾。用丹栀逍遥丸治之,甚验!由肝胆郁火或湿热引起者,每兼目赤心烦,尿黄便结,

6、或白带黄稠而多,苔黄或腻,脉弦数或滑数等。应清泻肝胆。用龙胆泻肝丸治之,数日即见著效。  (二)口甜------为脾胃湿热引起。热重湿轻者,多兼口渴喜饮,便结尿黄,苔黄,脉沉实等。应清泻脾胃之火,辅以除湿。用大黄、黄连、黄芩各9克,水煎,分2次服,其效颇佳!湿重热轻者,每兼渴而不饮,腹胀便溏等。应芳香化湿为主,佐以清热。用藿香、佩兰、苍术、陈皮各9克,厚朴15克,黄连6克,甘草3克,水煎分服,必收良效!  (三)囗酸-----多因肝与脾胃有病所致。热蕴于肝引起者,常伴囗苦心烦,面红眩晕等。当清肝热。用柴

7、胡15克,黄芩、栀子各12克,菊花、龙胆草各9克,水煎服,2剂即效!脾胃气虚而肝木乘之所致者,多兼嗳气食少,腹胀,大便不实,胁胀呕苦等。应健脾为主,抑肝为辅。用党参、白芍、生赭石各18克,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各12克,竹茹9克,甘草3克治之,必效!食滞胃腑而致者,必伴嗳气食臭,纳呆厌食,脘腹胀满等。宜消食导滞。用保和丸或健胃消食片治之,均可治愈!  (四)口咸------多由肾虚引起。由肾阴虚而致者,多兼咽干口燥,头昏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夜寐不安等。当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治之,最为适宜!由肾阳

8、虚而致者,多伴畏寒肢冷,夜尿多,或阳痿遗精等。应温补肾阳。用金匮肾气丸治之,效果很好!  (五)囗辣------多由肺热引起,且常伴胸中发热,或短气或咳嗽,苔黄等。宜清泻肺热。用桑白皮、黄芩各15克,全瓜蒌、知母各12克,桔梗9克,生甘草6克,水煎分服,以愈为度。  (六)口淡------多由脾胃虚弱所致。临床表现除囗淡而不知食味外,每伴不欲饮食,腹胀便溏、神疲乏力,苔薄白等。宜益气健脾。用香砂养胃丸治之,其效甚验!  (七)口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