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

ID:8996691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4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_第1页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才子城汉语言论文设计关于《诗经》中的“六礼”与古代的婚姻形态1、“六礼”。《仪礼·士昏礼》是一部记载有关先秦婚姻制度的经书.其上记载婚姻所要经历的六个步骤:(1)纳采,男方家派遣媒人到女方家表示求婚的意愿。(2)问名。如果女方家同意,便将该女子的名字与生辰告知男家。(3)纳吉,男女双方交换生辰,各自卜得吉兆。(4)纳征,表示男女的婚姻可以成立。(5)请期.男方牌每人商量结婚的日期。(6)亲迎。新郎在傧相的陪伴下到新娘家迎娶新娘。2、《诗经》与“六礼”。《诗经》中有很多记载与《仪礼·士昏礼》上有关婚姻的记载是相符的。如“纳采、问名”,需要通过媒人与双方

2、家长或兄长的同意.上一大问题已经论述了《诗经》中有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面的记载。大体上是与《士昏礼》上的记载相符合的。有关“纳吉”方面,《诗经》中也有相关的记载.如《卫风·氓》篇上说:“载笑载言。尔卜尔筮”.这是关于卜筮婚姻能否成功的记载。有关“亲迎”方面的,如《齐风.著》上记载:“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这里记载了一位妇女的新郎前来“亲迎”的场面。《诗经》中的记载与《仪礼》中“六礼”记载的吻合说明至少在周代确实存在过“六礼”.而且这些礼仪确实在社会上实行过。此文由才子城毕业论文网搜集。3、婚礼的时间。周代举行婚礼的时间是

3、在晚上,这与《诗经》相关的记载相符合。如《唐风·绸缪》上说:“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在当时人一听,就马上理解他唱的是结婚诗。因为周代的风俗习惯是这样的:结婚必定在黄昏时候,必定束薪做火把,束草喂马,迎接新娘.举行婚礼”。人类的婚姻形态大致经历过血族群婚、亚血族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等。一夫一妻制产生以前,由于男女双方只是短暂同居.因此造成了儿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情况发生.后代的人只好用编织神话来的办法来解决这一困惑。这种情况在《诗经》里就有所体现。如《商颂.玄鸟》上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处传说商的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

4、燕子卵而生的.实际上是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后人为此编造的神话传说罢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周的始祖弃的身上,《大雅·生民》上说姜螈:“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鲁颂.盟宫》上也说:“赫赫姜螈,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后稷(即弃)生活在上古的原始社会,处于母系氏族制,男女关系不固定,人们知有母,不知有父。姜螈‘履帝武敏’孕而生弃的传说,正是这种历史事实的反映”。才子城汉语言论文设计《诗经》中有关蒸报婚的记载。《邶风-新台》和《鄢风-墙有茨》就是有关这方面的诗。“卫宣公”劫娶儿子的聘妻齐女宣姜,宣公死后.他的庶长子公

5、子顽又与宣姜私通,生下了齐子、戴公、文公、送桓夫人和许穆夫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