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

ID:8999429

大小:7.16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04-14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_第1页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_第2页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_第3页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_第4页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乌苏里江开江鱼儿鲜   黑龙江是一个多水的省份。西有嫩江,东有黑龙江、乌苏里江,南有松花江、牡丹江。整个黑龙江省大江纵横,支流密布,与三江湿地和嫰江湿地一起,构成密密麻麻的湿地水网,水产极其丰富。淡水鱼类是黑龙江世居民族的主要食物。历史上,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都是渔猎民族。赫哲族人不但以鱼为食,且以鱼皮为衣,是彻底的食鱼民族,在中国各民族中也是特例。清中期以后,汉人北渐,与世居少数民族混居。一方面受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影响,另一方面有自然环境和物产一同构成的物质基础,使河鲜也成为定居于这片土地的北方汉族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历史上,黑龙江盛产玉米、高粱米,现在,又成了北

2、方最大的稻米产地。所以,黑龙江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   黑龙江人的饮食习惯中,以炖菜为常,鱼也拿来炖。鲶鱼炖土豆、鲤鱼炖白菜、鲫鱼炖豆腐、鳇鱼炖土豆,是黑龙江的名菜。清蒸白鱼、煎焖马哈、浇汁重唇、红烧鲟鱼,更是珍品。黑龙江的鱼有多少种呢?太多了。不是专家,搞不清楚。据书上说,具有食用价值,个体较大,形成捕捞量的就有50多种。这是专家所言,老百姓记不住。老百姓把爱吃的,常吃的,自己认为最珍贵也最美味的,编了一句话,叫“三花五罗十八子”,好懂易记。   三花: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中国人,无论南北,都把它视为不可多得

3、的美味。一般文人都馋,好吃,所以历代文人咏鳜鱼的诗话多得很。唐代大诗人张志和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千古流传。宋代杨万里的舟中买双鳜鱼,“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也脍炙人口。但咏的不是金陵,就是钱塘,没有人咏黑龙江的。因为他们没吃过黑龙江的鳌花。其实,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都盛产鳜鱼,镜泊湖鳌花尤其有名。三江水质清澈甘冽,水质冷凉,所以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黑龙江省虽然冬季漫长,鱼类生长缓慢,但黑龙江的鳌花大者可以长到十斤,在南方极少见到,当然也可能南方人性子急,不等到它长到十斤,就吃掉了。鳜鱼,在南方多清蒸

4、,取其鲜嫩,皖赣两省也有人吃臭鳜鱼的,不过流行地域不大。最有名的是苏帮菜的松鼠鳜鱼,是菜中极品,更是代表中国烹调技艺的一款艺术品。黑龙江人把清蒸鳌花作为首选,但也有创新。把北方特产松子与鳜鱼结合,创出一味“松籽鳌花”,山珍加河鲜,很有黑龙江特色。   鳊花,学名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这鱼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鳊花最肥。吃起来,又肥而不腻。因为鳊花虽然脂肪含量极其丰富,却又不是长满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鲜。鳊花可煎可炖,煎炖皆宜。妇女生了孩子没有奶,没关系,买两条鳊花,炖汤,早上喝下去,中午奶就哗哗地流

5、,能把孩子呛着。   鲫花,其实就是鲫鱼,但不是一般的鲫鱼,是江鲫。一般鲫鱼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宽点。鲫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一般的鲫鱼,鳞色灰黑,不起眼,鲫花却长的鳞色银白,美的耀眼。一般鲫鱼,半斤大的已经不错,再大,就不好吃了。鲫花大的能长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鲫花体大肉鲜,可清汤,可煨汤,可清炖,可清蒸,可煎焖,可红烧,怎么做怎么好吃。“三花”之一:鳌花(鳜鱼)“三花”之一:鳊花(长春鳊)“三花”之一:鲫花(江鲫)   五罗: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   在黑龙江,说大型鱼,就真的大。比如鳇鱼,平常的,二、三百斤。最大的,一

6、、两吨。大吧?一般。哲罗鲑,听说在新疆的纳玛斯湖,一条就有二、三十米长,一口能吞下一匹马。鳇鱼去了,也得被它吞了。小型鱼,别说了,一两半两,真的小,没啥说头。   五罗的头一罗是哲罗,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黑龙江哲罗可没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体长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长的圆滚滚的。看着可爱,可却是水中霸王,对于小鱼来说,吃你没商量。哲罗和大马哈都是鲑鱼,是亲戚。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黑龙江人拿它做馅包饺子,极清鲜。用哲罗做烩鱼片、烧鱼块,汆丸子,也不错。   发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也算

7、大型鱼,但与哲罗比,小不少。最大能长到十来斤。和鳊花一样,发罗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样宜煎宜炖,用发罗吊汤,味美鲜香,如做成酸辣口,是醒酒的好东西。   剩下的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最大的雅罗,也不过一两来重。能和三花、大罗混在一起,实在荣幸。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这三罗因其小,极少内运。不到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五罗”之一:哲罗(哲罗鲑)“五罗”之一:雅罗“五罗”之一:胡罗“五罗”之一:铜罗   十八子,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