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

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

ID:9001807

大小:1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4

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_第1页
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_第2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孔子为学观及其现实启示《论语》一书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论和行事,该书结构零星散乱但内容相当丰富,包括了伦理、教育、政治、哲学、经济、历史、艺术等方面的观点,许多内容从量上来看并不多,但却非常深刻。本文就孔子为学方面的观点进行论述。孔子的为学观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分别是教和学。教学观点主要体现在孔子的教学实践当中,即孔子以怎样的思想观点为指导对三千弟子进行教学。《论语》中对孔子教学观点的反映主要包括四点,即因材施教、提倡教学相长、主张教育方法应该灵活多变、坚持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在孔子以前,大奴隶主掌握着文化教育

2、大权,一般人是无权接受教育的,只有那些大奴隶主中的少数人才有受教育的资格。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一些开明人士认为应该发展平民教育。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孔子将学在官府转向了学在民间,人们只要愿意学不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来他这里求学,于是孔子三千弟子身份各异,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学生的文化背景也存在很大差异,应该按照学生们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施以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对象讲授不同的内容。如《论语·颜渊》中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都向孔子问仁,孔子根据三人不同的个性以及身份给出三个不同的回答。再如冉求为人谦虚,缺乏闯劲,遇到事情

3、孔子便鼓励他;而子路遇事总是喜欢抢在他人前面,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孔子就告诫他要沉稳。可见孔子的因材施教观体现在他平时对学生教育中,这种观点在当今普及教育的潮流显出弊端的情况之下显得尤其重要。孔子提倡教学相长,非常喜欢和学生们相互切磋,讨论问题。《论语·公治长》中体现了这一点。一次颜渊和子路陪侍孔子,首先孔子让他们两谈论一下自己的志向,子路先回答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接着回答说:“愿无伐善,无施劳。”然后子路又问孔子道:“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教学当中注重教学方法灵活

4、多变,借助每个人身边的生活为媒介来帮助其教学,融情于景的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深刻的道理从而主动进行思考。如一天孔子站在河边,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于是对着学生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们看那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啊!孔子通过这种眼前的情景提醒他的学生时光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发奋图强啊。又一次,孔子和学生在郊外,看到眼前一片松林,于是孔子对学生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严寒的季节里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孔子以此告诉学生应该坚强不怕环境艰苦,要经得住生活苦难的考验。最

5、后,孔子不是仅仅只教授学生脱离生活实际的道理,他主张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社会实践,孔子的思想观点中多是积极入世,教学生如何提高自己修为然后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辜鸿铭:“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的说法。《论语·子路》中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办不通;出使到了外国,却不能独立地应对;像这样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孔子主张学生学习就应该学以致用,如果应用不到生活当中去

6、,学了再多也没什么用。《论语》中孔子的学习观点主要有点:及时温习、善于思考、态度端正、擅于从生活中学习。《论语·学而》开篇便讲“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了知识后按时复习也是件愉快的事。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悟出新的知识道理,也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其次孔子鼓励学生要勇于思考问题,,要将思考问题看作学习的一部分,他对学生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受蒙蔽而无收获,那么学习也就像一阵风吹过什么也没留下一样。再次孔子强调:面对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子曰:“君子不重,

7、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举止如不庄重,就不会有威严;学习态度如不端正,学业也不会巩固。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仅是学习做任何事都是这样,如果不端正态度,事情就难以做好。最后孔子告诉学生学习要擅于从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值得大家去学习的知识和道理,并不仅仅只是师生坐在一起听老师讲一些道理就叫学习,在生活的磨练中通过观察思考学会做人也是学习。《论语·子夏》中“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如果一个人的修为比较高,虽然没有进行过正式的教学的

8、学习,我们也认为他是学了的。孔子的话,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应该说是有指导意义的。我们今天的教育都是大课堂教育,老师很难结合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导致很多的教育弊端出现,很多的学生学到了课本的死知识但在生活中却不知道怎么去愉快地生存,就像今天所说的高分低能。这当然并不是像孔子那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