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

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

ID:9003000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4

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_第1页
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_第2页
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_第3页
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宋名儒陈少南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陈少南名浩字少南号鹏飞,宋代著名经学家,永川松溉人。九岁读《易经》,特别对晁说的古《易》有独特的见解。后著《晁氏诗解》和《五经通解》。他与苏东坡、张子昭在江淮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注经“三杰”。南宋,秦桧住温州时,少南曾为馆客,很受敬重,以贡举官经筵。在南宋与金抗衡之际,少南挺身而出,慷慨陈词,上书高宗,请诛奸臣。在其万言书中写道:“大臣不言,小臣言之,小臣不言,书生言之。”措词严正不阿,因而激怒秦桧。被贬去惠州。少南到了惠州,每天都有许多学生去听他讲学和谈论历史上圣贤名臣修身治世的事迹,对于性理诸书讲得更多。高宗知道后,又想起用少南。但秦桧却诬少南结朋党讲伪学,

2、加以阻挠。后来,少南偕同妻子回到故乡永川县松溉,自号潜溪散人,在松溉讲授理学,从不间断,直至逝世。其死后,葬于旗山之阳(即现在的旗山村三队小地名黄石龙),这就是夫子坟。南宋名儒陈少南●屋楼瀛山居士陈鹏飞,字少南,号鸣翔,生于宋元丰戊午年正月十五,卒于绍兴癸酉年正月二十二日。陈鹏飞祖籍磐安甘溪。祖玑黄巢乱迁永嘉。靖康亂,隱永邑瀛山(白瀛山),自爲布衣,逐占籍焉是为屋楼陈氏始迁之祖,陈少南两举于乡俱第一,登绍兴壬戌进士,授郢县主薄,移浙西安抚司属官用,召为太学博士,改秩兼崇正殿说书,迁礼部尚书郎兼资政堂赞读又兼右皇朝。细数陈少南之一生,学术成名于诗经注解,与苏东坡、张子韶

3、合称“南宋注经三杰”;人品立世于大胆直言,不畏奸权。留于后人的,是他刚直不阿的品质和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他开办学之风、弘扬文化的重要影响。注经解诗列三杰据《陈博士行状》载,陈少南“幼孤志学问。性简言重,行有则,动有法。其经不为章句新说,风俗之际必本人论证,反复详至而趋于深厚。有《陈鹏飞书解三十卷》、《罗浮集十卷》、《管见集十卷》、《陈少南诗解二十卷》刊行于世。”注解诗经,难在还为原句,通其文义。添不紧要字倒不妨,添重字不得。宋朝著名理学家朱熹著《朱子语类·读书法》,对陈少南注经解经推崇备至。“今之谈经者,往往有四者之病:本卑也,而抗之使高;本浅也,而凿之使深;本近也,

4、而推之使远;本明也,而必使至于晦,此今日谈经之大患也。盖卿后世之解经者有三:(一)儒者之经;(二)文人之经,东坡陈少南辈是也;(三)禅者之经,张子韶辈是也。”观览陈少南之注经、解诗,大致可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考证出处。如在注解《诗物性门类》八卷时,陈少南曰:“不著名氏,多取《说文》,今考之,盖“陆农师”所作《埤雅》也。”在注解《诗风雅颂》四卷《序》一卷时,陈少南曰:“晦庵所录,以为《序》出后,不当引冠篇首,故别录为一卷”。在注解《诗古音辨》二卷时,陈少南曰:“从政郎信安郑犀撰”。注解白石《诗传》二十卷时,陈少南曰:“宗正少卿乐清钱文子撰,所居白石岩,因以为号”。二是辨

5、析文字。在注解《毛诗补音》十卷时,陈少南曰:“其说以为《诗》韵无不叶者,‘庆’之为‘羌’,‘马’之为‘姥’之类。《诗》音旧有九家,唐陆德明始定为《释文》。《燕燕》以‘南’韵‘心’,沈重读‘南’作‘尼心切’,德明则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今之所作,大略仿此。其援据精博,信而有证┄┄其后,读《楚辞·天问》,问吴氏叶韵何据?曰他皆有据。泉州有其书,每一字引十余证,少者亦两三证。他说元初更多,后来删去,姑存此耳。然犹有未尽。”三是加注己见。如,在注解《诗学名物解》二十卷时,陈少南曰:“多用《字说》,其目自《释天》至《释杂》,凡十类,大略如《尔雅》,而琐碎穿凿,于经无补也”。又如

6、:在注解《诗传》、《辩妄》等二十六卷时,陈少南曰:“辩妄者,专指毛、郑之妄。谓《小序》非子夏所作,可也;尽削去之,而以己意为之序,可乎?樵之学虽自成一家,而其师心自是,殆孔子所谓不知而作者也。”┄┄在陈少南的传世著述中,以《陈少南诗解二十卷》影响最广。尤其是陈少南关于“不解《殷》、《鲁》二‘颂’,以为《商颂》当阙,而《鲁颂》可废”的注解,在当时和后代所引起的学术争论最多。朱熹《朱子语类·为政篇》中“诗三百篇”对此论述:“问,何为思无邪?曰,人言夫子删诗,看来只是采得许多诗,夫子不曾删去,往往只是刊定而已。圣人当来刊定,好底诗,便要吟咏,兴发人之善心;不好底诗,便要起人

7、羞恶之心,皆要人思无邪。所以思无邪是《鲁颂》中一语,圣人却言三百篇诗惟《鲁颂》中一言足以尽之。问,所谓其言微婉,各因一事而发?曰,一事,如淫奔之诗,只刺淫奔之事;如暴虐之诗,只刺暴虐之事。思无邪,却凡事无所不包也。又曰,陈少南要废《鲁颂》,忒煞轻率。它作序,却引思无邪之说。若废了鲁颂,却没这一句。”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所著《随园诗话》,也对陈少南的这个注解专门发表评论:“《三百篇》者,鲁国方策旧存之诗,圣人正之,使《雅》、《颂》各得其所而已,非删之也。后儒王鲁斋欲删《国风》淫词五十章,陈少南欲删《鲁颂》,何迂妄乃尔!”由上可见,姑且不论学术争鸣之对错,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