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

ID:9003362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14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_第1页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_第2页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_第3页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_第4页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吉尔吉斯斯坦的“甘肃村”楚河,流经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全长1030公里,中亚东干族大部分聚集在楚河流域。其中哈萨克斯坦的营盘和新渠是较大的“陕西村”,而吉尔吉斯斯坦的梢葫芦和米粮川则是较大的“甘肃村”。  120多年前,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分三批进入中亚。1924年,俄罗斯人将迁居中亚的西北回民定名为东干族。关于“东干”的含义,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同的观点,“东干”即东甘,也就是甘肃东部。而东干人不这么称呼自己,他们自称回民或老回。  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比什凯克,距梢葫芦和米粮川大约30公里—40公里。这一带是宽阔的楚河盆地,远处是四季冰雪

2、覆盖的山脉。比什凯克有一条大街命名为“邓小平大街”,穿过大街向西不到半小时,汽车便可到达梢葫芦。米粮川则位于比什凯克东面,距坎特14公里。中亚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域。同一个地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称呼。最大的“甘肃村”,俄罗斯人叫阿列克赛德罗夫卡,吉尔吉斯人叫索克鲁克,而东干人则叫梢葫芦。这里曾是一片荒滩,东干人用勤劳的双手,将它建设成美丽的“大花园”(东干人语)。现居住一万多东干人,占中亚三国东干族的1/10。从这里出来的东干文化名人最多。著名东干作家亚斯尔·十娃子、尔利·尔布都,著名东干学家伊马佐夫等,都是梢葫芦人。米粮川现有东干居民4000多人。这里是卫国战

3、争中英勇献身的曼苏子·13王阿洪的故乡。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英雄”的最高称号,并授予列宁勋章。   语言的传承与变迁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东干语以西北方言为主体,但是“甘肃村”与“陕西村”的语言又有差别。按语言学家的分析,“甘肃村”有三个声调,而“陕西村”有四个声调。从口音一听就能区分出甘肃话和陕西话。  东干人生活在俄罗斯、吉尔吉斯、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多民族共处且通行俄语的环境中,他们的语言构成以西北方言为主体,又吸收了不少俄语及突厥语词汇。东干语中的有些词汇保留了120多年前的中国西北旧话,如称官府为“衙门”,

4、将路费叫“盘缠”,把飞机叫“风船”,“印刷”叫“拓(ta)”,出版叫“出世”。只有“学堂”而没有“学校”这个词。由于语言在变化,东干语与中国西北方言也产生了某些错位。汉语“贵重”指物品,不指人。而东干语“贵重朋友”是对人的尊称。我和甘肃籍小伙扎克尔谈话,他说牙齿不好,要去“拾掇”呢。这些用法和西北现在的方言不一致。  笔者系甘肃陇东人,在城市生活了许多年,很少说家乡的方言土语,而东干语中不少词同我们的爷爷、奶奶、父母说的话差不多。如汉语书面语中的“可能”、“大概”,东干人叫“下罢(haba)”,“差不多”“接近”东干人叫“傍间”,“准备”陇东方言叫“虑当”

5、,东干人叫“设虑”,“危险”东干人叫“单悬”,“最后”东干人叫“临尾(lingyi)”。这些与中国西北方言大体一致。东干识字课本中有一段话:“13我的联手(朋友)在城呢住的呢,他的名字叫主麻子,他把书(fu)念得好,也规矩。我肯在他们家呢浪。”也完全是西北话。  东干语有关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许多新名词,一般直接借用俄语词汇,如“共和国”叫列斯布布里卡,“公里”叫克拉蔑特尔等。也吸收现代汉语新名词,如“新闻”。  由于汉字的失传,东干学者创制了拼音文字。1928年创制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东干文字,1932年又创制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东干文字,1954年至今改

6、制并使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东干文字。就在中国学者讨论汉字拉丁化是否可行,以解决汉字的繁难问题时,东干人却将拼音文字付诸实践,用这种文字保存了大量的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资料。  1932年东干人创办了自己的报纸《东火星报》,后又改为《十月的旗》,现在叫《回民报》(俄语称东干报)。“回民报”报头用4种文字书写:分别为东干文、吉尔吉斯文、俄文、汉文。顶端是固定的用俄语写的“大众报”几个字,下面小字东干文:“三人合一心,黄土变成金。”右上角是出版年月日,同时又注明“报是1932年的3月出哩世的。”东干报的文章,有的用东干文书写,有的用俄文书写。我们读东干文更觉

7、亲切。如有一篇报道,题为“心劲大的科学人”。如果用汉语书面语就是“顽强拼搏的学者”。而“心劲大”则是形象的口语。科学家、学者叫“科学人”。东干人把作家叫“写家”,读者叫“念家”。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报是《青苗》。吉尔吉斯斯坦回民文化教育基金会于2001年又创办了社会政治文艺政论综合期刊《东干》杂志。13  东干报刊是用拼音文字传播的以甘肃方言为主体的东干话,不懂东干文的中国朋友往往叫苦不迭,说仿佛看天书,不知道什么意思。而东干广播节目则不然,假如你是西北人,准能听懂个七八分。当你在通行俄语的语言环境中,打开收音机,突然听到这样的问候:“比什凯克,好的呢吗!好的

8、呢吗,比什凯克!”会令你十分惊喜。这就是吉尔吉斯共和国广播电台东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