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

ID:9006816

大小:1.21 MB

页数:305页

时间:2018-04-14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_第1页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_第2页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_第3页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_第4页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印光法师文钞法语摘录》目录一.净土法门篇………………………………………………1二.信愿念佛篇………………………………………………87三.守持戒律篇………………………………………………195四.戒杀护生篇………………………………………………200五.竭诚获益篇………………………………………………210六.念佛消灾篇………………………………………………225七.因果不虚篇………………………………………………235八.敦伦尽分篇……………………………………………….251九.往生标准篇……………………………………

2、…………257十.往生实例篇………………………………………………292305一.净土法门篇1-001.(1.2×1.2米)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四者皆备。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良以去圣时遥,人根陋劣。匪仗佛力,决难解脱。夫所谓净土法门者,以其普摄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禅宗,实诸佛彻底之悲心,示众生本具之体性。汇三乘五性,同归净域。导上圣下凡,共证真常。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千经万论,处处指归

3、。自华严导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1-002.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之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也。若非无量劫来,深植善根,何能闻此不思议法,顿生真信,发愿求生乎。《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与融明大师书〉》1-003.若能念念在道,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

4、生西方。便可于父母之邦,随缘常住。若不能如是,当往他方净业道场,及亲近净业知识,方不负前来所说种种大幸,及闻净土法门莫大之幸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与融明大师书〉》1-004.广说其可尽乎。言一言统摄者,所谓净也。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于六即佛颂研之可知也。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与悟开师书〉》1-005.305唯有仗佛力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纵五逆十恶,亦可永出轮回,高预

5、海会。此不可思议之最上乘法,宜理事并谈,诫劝齐施。震海潮音,霈大法雨。破鲁川辈之邪执,续莲池等之法脉。俾普天同受佛法之益,庶大地悉感诸君之德。则法满寰宇,世复唐虞。道通天地有形外,恩遍飞潜异类中矣。《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与佛学报馆书〉》1-006.须知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行如车牛,愿如御者,信如前导。导与御者,正成就其车牛之进趣耳。是以朝暮必须向佛发愿。《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濮大凡居士书〉》1-007.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

6、,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濮大凡居士书〉》1-008.(1.2×1.2米)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今善恶皆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

7、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濮大凡居士书〉》1-009.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1-010.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

8、复邓伯诚居士书一〉》3051-011.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1-012.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