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

ID:9007030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4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_第1页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_第2页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_第3页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_第4页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辨析*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高校思政、党建、稳定、网络)委托研究项目(08FD3042)、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8sk106)研究成果。王道阳,姚本先(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芜湖241000)摘要:从Cannon首先引用了“压力”这一概念至今,已近100年的发展,但人们对压力的认识还是充满争议。压力源的概念是在对压力概念认识深入过程中提出的,后来人们又提出了应对等中介变量。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压力是个体知觉到压力源(刺激)所产生压力反应的过程。它包含四大部分:(1)能够被个体知觉并产生正性或负性的压力反应的任何事件

2、或刺激都是压力源。(2)因个体存在着人格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对压力源就有不同认知评价,也就有好或坏、重或轻等不同的压力反应。(3)个体对压力反应还受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4)压力反应主要表现为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出汗、血压升高、失眠等生理变化;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关键词:压力,压力源,概念压力是一个特别难以界定的概念,正如Selye所说的那样:“压力,就像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人彻底理解的科学概念”。[1]随着心理科学在中国蓬勃发展,很多研究者也逐渐对压力开展深入研究,但直到今天很多研究报告中也没有给压力

3、、压力源较为清晰地、科学地、可操作性的定义。一、压力概念的由来英文stress(压力)来源于拉丁文stringere,愿意是“扩张、延伸、抽取”等。也有人认为stress(压力)一词是从古法语中的“distress”演化而来,古法语中的distress,是指“置于狭窄和压迫之中”。因此,在中世纪英语中,“压力”这个词是以“distress”形式出现,本意是“使痛苦”“使悲伤”或者表达为“引起痛苦和悲伤的事物”。[2]“压力”一词,最早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或者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的状态,这时的压力(stress)也称为物理压力(physicals

4、tress)。[3]19世纪末开始,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借用这个词来描述动物和人类在紧张状态下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4]Cannon(1915)首先引用了“压力”这一概念,他认为压力就是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坏健康。[5]真正比较深入研究压力的是Selye(1956),他把压力定义为“躯体为了适应施加于它身上的任何需求而产生的非特定性反应”,并且压力可以分为负性压力(distress)或者正性压力(eustress)。负性压力可以使个体产生一种不愉快、消极痛苦的体验,具有阻碍性。正性压力可以使个体产

5、生一种愉快、满意的体验,具有挑战性,可以促使个体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他还认为,人若完全脱离压力就等于死亡,过高或过低的压力对个体都是不利的,其中负性压力是要避免的。[6]他还认为压力是人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为了适应压力源的刺激,躯体会产生一系列反应,而引起压力的刺激都伴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学变化,他称之为适应性综合症,并总结:(1)压力是非特异性的(即环境刺激或需求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机体的生理学反应却是不变的);(2)凡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的都是压力源;(3)心理事件和物理压力一样,可以产生同样的压力反应;(4)有些压力产生良性压力,有些压力产生不良压力;(5)压力通常

6、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6)对于人类,压力可以受到各种治疗技术的调节。[7]随着对压力研究的深入,人们不仅区分了压力与压力源概念,而且开始关注中介变量。Lazarus(1966)认为,心理压力(psychologicalstress)是指“被个体评价为可能威胁身心健康,需要动员自身资源承载或逾越的,个体与环境间的特殊关系”。他还指出,压力是一种觉察到的威胁,压力发生于个体处在无法应对或调节的需求之时,发生于个体觉察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境之时。[8]Holmes&Rahe(1967)将压力定义为“遇到外在事件而失去生活平衡时,个体为恢复原来的适应状况,所花费的精神及体力的总和”

7、。[9]Dohrenwend(1984)认为压力是一种“插入”状态,是对压力源的内在反应,是一个过程。在压力反应中有五个重要因素:(1)压力源(存在破坏机体平衡的倾向),(2)中介因素(起调节压力源影响的作用),(3)压力体验(压力源与中介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4)个体对压力源的努力,(5)个体对紧张情境做出的行为反应。[10]Beehr(1991)认为压力是某一情境使人产生特殊生理或心理需要,由此发生的不平常的或出人意料的反应。[11]Higgins(1992)等认为压力是促使一个人内心产生不平衡状态的原因,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