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非攻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墨子的非攻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

ID:9007630

大小:92.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4-14

墨子的非攻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墨子的非攻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谈墨子非攻对创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张辉山一、墨子简介1.1墨子的生平1.2墨子之书1.3总结二、墨子的非攻思想2.1非攻思想的形成基础2.1.1墨子非攻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2.1.2墨子非攻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2.2墨子的非攻思想的特点2.2.1非攻以“兼爱”为理论基础2.2.2非攻以“顺天命”和“义”为价值标准2.3非攻思想蕴含着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2.3墨子非攻思想的评析23三、墨子非攻思想对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3.1墨子的战争价值观3.2和谐社会理念分析3.3墨子非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3第一章、墨子简介1.1墨子的生平1.1.1姓名考墨子姓墨,

2、名翟。开始没有异议。到元代时,伊世珍首先说墨子姓翟名鸟(琅环记)。清人周亮工也说墨子以墨扬道,他的本姓不是墨。江瑔作《读子卮言》里更专门有篇章论证墨子不姓墨。近代钱穆先生又以先秦诸子系年又补充这一说法说:“墨”是刑徒之名,而墨子道术与此相合。其实,(1)墨子书已有“子墨子”之名,可见墨子的姓为墨是非常清楚的。(2)庄子天下篇云:“古之道术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悦之。”荀子非十二子篇云:“上攻用,大俭约,而优差等……是墨翟、宋訮也。”此书对于诸子的称谓,一律称呼他们的姓名,可知墨翟就是真名真姓。(3)有人说以翟为姓,这是错误的。墨子书中曾记载了墨子

3、屡次称自己为翟,所以翟是名不是姓,是无可否认的。1.1.2国籍考墨子是鲁国人,孙诒让曾引用墨子贵义篇“墨子自鲁即齐”,鲁问篇“越王为公尚过束车五十乘,以迎墨子于鲁”,吕氏春秋爱类篇“公输般为云梯,将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见荆(楚)王,”23淮南子修务训“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至于郢”等语,以断定墨子是鲁国人。众多的论据足以表明墨子是鲁国人无疑蔡仁厚,《墨家哲学》,东大图书公司,1983,第2页;焦国成:《救世才世——墨子》,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6,第5页。。有人说:墨子为宋人。然而,墨子止楚攻宋,是由鲁而往;事后自楚反,“归过宋”(公输般);如果

4、墨子为宋人,何以自鲁而往?而且为什么又说“过”宋,到此,可以知道墨子不是宋人。又有人说:墨子为楚人。这是不明白鲁国是鲁国之鲁,而不是指楚国的鲁阳,吕氏春秋爱类篇记载墨子自鲁往见荆王,说:“臣,北方之鄙人也。”梁任公墨子学案也引用“渚宫旧事”说:“鲁阳文君说楚慧王曰:墨子,北方之圣贤人也。”楚在南而鲁在北,假如墨子是楚国人,为什么要用“北方”二字呢?1.1.3生卒年代考墨子的生平,自太史公(汉·司马迁)开始便已经不能确定。孟子列传附记墨子,仅仅用几十字,对于墨子的年代只说:“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汉书艺文志则说:“墨子在孔子后。”后汉书张衡传注也说:

5、“公输般、墨翟,并当子思时,出仲尼后。”孙诒让认为:“墨子与子思并时而生,年尚在其后。”梁任公曾推断墨子大约生于孔子卒后十余年,而卒于孟子生前十余年,钱穆则主张稍微提前,应该定于墨子生于孔子卒时前后。按孔子卒于四十一年(公元前478年)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23372年)。如此,墨子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480年到公元前390年之间,也就是周敬王四十年到周安王十二年(鲁哀公十五年到鲁缪公二十六年)之间参阅蔡仁厚:《墨家哲学》,东大图书公司,1983,第1--2页;焦国成,《救世才世——墨子》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6,第5页。。1.2墨子之书1.2.

6、1《墨子》纲目关于《墨子》一书的作者以及分类,学术界尚未定论。本书比较倾向于詹剑锋先生的意见,即将《墨子》一书视为墨子及其后学的合着,并大体分以下五组焦国成,同上第16-17页。:1)两经。《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自着,为墨子教育、宣传的全部大义之所在,故题名为《经》。《经说》上、《经说》下两篇是墨子讲《经》时所做的说明。这两篇堪称墨子学弟子们在听墨子讲《经》时所做的记录。这四篇堪称墨子学术思想的中坚,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从实践中所得到的科学知识的全部总结。2)十论与《非儒》。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23《节葬》、《天

7、志》、《明鬼》、《非乐》、《非命》十题,这是墨子社会政治、经济等思想的纲领,时墨子上说下教的言论,也时研究墨子思想的主要材料。在这十论中,每个题目下都有上、中、下三篇,内容大同小异,这很可能是由于墨家后来分为三派,各派弟子所作的记录有些不同的缘故。这是个论题,现在有二十四篇文章,有的只是一个题目而正文遗失。《非儒》也为墨子后学所作。1)《大取》、《小取》与《琴士》七篇。近人把《大取》、《小取》合入《经》和《经说》四篇,统称为《墨辩》。《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七篇,在《墨子》三卷书中成为《经》。我们现在还能充分证

8、明这九篇文章是否为墨子自着,但把它们与“十论”相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一定的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