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

ID:9009180

大小:26.1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4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_第1页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_第2页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_第3页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_第4页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古都埋情――石评梅、高君宇遗事2005-04-13  作者:邵庄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高君宇         石评梅  文学才女石评梅和革命志士高君宇的爱情故事,这是本世纪20年代曾经流传在古都北京的一段佳话,他们生未成婚、死而并葬,演绎了一曲“五四”时期的化蝶故事,曲折而哀婉……  (一)相逢恨晚  “五四”时期,曾有多少受新思潮鼓舞的年青人立志挣脱旧礼教、旧制度的束缚,去寻找新生活、新信仰,去寻求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高君宇和石评梅就是这样两个走出家乡的山西青年。  还是北大学生时,高君宇就曾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后

2、来跟随李大钊、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成为职业革命者。在家乡的时候,高君宇就听过石评梅的才名,到京后对她发表在报刊上的诗文特别留意,并因此多了一分倾心与赞赏。  石评梅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熏陶下,崭露文学才华的石评梅以清新秀丽的诗句倾倒了一大批读者,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师大附中。  他们的认识,始于一次山西同乡的聚会。那天高君宇在会上讲述了“五四”学生运动的意义。会后,石评梅和高君宇一席交谈,高君宇对爱国事业的热忱、石评梅的清丽典雅以及对青年命运的关心,使他们互萌了敬重之心。  但是那时候石评梅正和某报社记者吴天放处在热恋之中,爱

3、情滋润下的她就像绿茵地上一只活泼跳跃的白兔。高君宇虽有心结交,却终因石评梅心有所属而强行压下了满心爱慕。其后只用书信往来表达关心。  吴天放是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他对石评梅隐瞒了有妻有子的已婚身份。当石评梅知道这一事实时,她所有少女的痴心与热情都早已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吴天放,欲罢不能。但是,吴的妻儿是无辜的,石评梅不忍做给他们带来痛苦的罪人,终于狠心断绝了与吴天放的来往。  从此石评梅常笼罩在一重“说不出的悲哀”之中,写给高君宇的信和诗也由清新活泼转入哀怨愁城。高君宇在同情鼓励之余,常邀石评梅到陶然亭去听关于工人运动和妇女解放的演讲,希望能帮她

4、走出失恋的阴影,勇敢地担当起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的舵手。  (二)相思红叶  这时石评梅已从女高师毕业,住在被她叫做“梅窠”的北师大附中教员宿舍里。“梅窠”其实是京郊一座破旧古庙,多年的风雨侵蚀使它更像个荒斋,多亏那一盆傲霜的红梅点缀着,才多少冲淡了一些荒漠冷寂。  一天夜里,石评梅正倚在床边翻着一本伤感诗集,联想到人生的悲哀和生命的轻忽,心灵笼罩在重重愁绪之中。这时,她收到了一封西山来信。  信很轻、很薄、很脆。拆开来,里面只是一张白纸和从中飘落的一片红叶。心形的红叶上题着两句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这是高君宇采自西山碧云寺的

5、一片红叶,此刻它又带着他的一腔热情捧到了石评梅的手中。石评梅平静的心海就这样被搅乱了,开始波涛汹涌。  高君宇当初为了和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反抗而落下了咯血的病根,每逢秋寒易发作,今秋他在清幽的西山静养着。当漫山秋叶红遍的时候,高君宇对石评梅的思恋情怀也酝酿成熟了。寄出红叶后,他开始甜蜜而忐忑地期待石评梅的回音。但他等到的是什么呢?  捧着红叶的石评梅就仿佛捧着高君宇那颗火热而赤诚的心。但,初恋受挫后,她就给自己塑了一层“独身主义”的保护膜,她能承受这片红叶的挚情吗?与吴天放分手后,石评梅虽然在理智上做到了狠心绝情,然而在感情上又无法把心收回

6、,而吴的忏悔更使她难以忘情。这种矛盾使她不敢也不忍收下高君宇寄情的红叶。  长痛不如短痛!犹豫再三的石评梅终于狠下心来,提笔在红叶的背面写了一行字:“枯萎的花篮不敢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就这样,红叶的故事结束了――可红叶的故事又才刚刚开始:自古以来,多情总被无情恼,谁又能例外呢?  (三)荒斋别情  拒绝红叶后的石评梅也处在极端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一方面,她认为“不能使对方幸福比自己得不到幸福更痛苦”,并因此而狠心绝情;另一方面,又仿佛亲见了高君宇的失望和受伤般被歉疚、不安和自责缠绕着。在这样的风雨凄迷里,家乡来信说石评梅的童年好友吟梅因爱情不

7、幸,染病身亡了。这双重的打击使病魔乘虚而入,石评梅终于被击倒了。  自从接到退回的红叶后,高君宇和石评梅间就仿佛隔了层屏障,虽然高君宇一再表示“我是可移一切的心与力专注于我所企注的事业”,但两人间还是有了误解。没想到石评梅这一病,却减少了他们久来的隔膜,给高君宇增了许多照顾、接触石评梅的机会。  病,缩短了两颗心的距离。然而,病也使石评梅更害怕柔情,更逃避着高君宇那颗她认为“本不该给而偏给了她”的心。病中的石评梅新愁旧恨纠结在一起,使她更觉了这人世的黯淡和凄凉。高君宇的服侍固然令她感动,但她固执着不愿因感激而加深对他的了解。  这一病,石评

8、梅在床上躺了40多天,“梅窠”做病房,更加显得萧瑟、荒凉。1924年4月一个狂风暴雨的夜里,“梅窠”忽然来了个异装的不速之客。这是乔装后的高君宇,他因躲避军阀的追捕,连夜赶到这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