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

ID:9015531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_第1页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_第2页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_第3页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赏析摘要: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是巴赫创作的众多优秀音乐作品之一,是为他的第二任妻子而作。巴赫在其中融人了丰富的和声与对位法,使小提琴这一旋律性乐器在独立、没有其它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演奏出不可思议的多声部复调音乐。本文通过对该曲的研究分析以及对作者巴赫的了解,以达到更好的欣赏理解该曲所表达的乐思的目的。关键词:巴赫《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g小调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多声部复调音乐;赏析;感受一、巴赫简介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1685年3月21日诞生在属于图林根州边远小城市爱森纳赫的一个祖祖辈辈以音乐为职业的平民家庭

2、.十五岁起,巴赫也开始从事自己的音乐职业生涯---在卢内堡一个教会附属的圣咏团当歌童(1700年),在魏玛公爵的乐队拉小提琴(1703年),在安什塔特一所新教堂(1703年)和缪尔豪森的教堂(1707年)弹管风琴,然后又到魏玛任公爵侍从管风琴师兼宫廷音乐师(1708年),在刻顿一个没落小宫廷任乐队长(1717年),最后在莱比锡任圣多玛教堂合唱指导和教堂附属歌唱学校教师(1723年).巴赫在担任各种音乐职务的同时,一直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写出大量各种类型的作品.1750年7月28日,他在莱比锡逝世,他遗下的子女很多,由于家境困难,身后萧条,他的妻子甚至不得不靠别人的施舍度日.  恩

3、格斯在论述德国农民战争时曾说过:"在历史上德国也曾出过能和他国最优秀的革命人物媲美的人才.……如果是在一个中央集权化了的国家,说不定会创造出多么伟大的成果.在历史上德国农民和平民所怀抱的理想和计划,常常使他们的后代为之惊惧."巴赫就是这样的人才之一.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巴赫还不可能像在他之后法国的狄德罗和博马舍那样,具体塑造出像雅克和费加罗那样的文学典型,直接为平民---第三等级登上历史舞台而大喊大叫;他也不可能像后来的贝多芬那样,用英雄性的交响乐公开提出斗争的主题.他是按自己的方式去反映德国平民的"理想和计划",在德国民族处在灾难和分裂的状态中奠立了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石,开创了德国古典

4、音乐的纪元.巴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组成《平均律钢琴曲集》的一套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至少还有140首其它前奏曲,100多首其它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鸣曲,5首弥撒曲,三首圣乐曲及许多其它乐曲。总计起来,巴赫谱写出800多首严肃乐曲。  3巴赫的音乐诞生在巴洛克的大时代背景中。他的作品主要是在教堂和宫廷中创作的:1708-1717年,巴赫在魏玛担任宫廷管风琴师和室内乐演奏家。这一时期,他对管风琴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钻研了意大利的弦乐音乐。1717-1723年,巴赫在科腾宫廷任职,创作了大量器乐及室内乐作品,成为他新风格的形成期。

5、此时期的作品有:《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平均率钢琴曲集》等。1723-1750年,巴赫在莱比锡托马斯教堂任职,创作了大量宗教及世俗康塔塔、三部宗教清唱剧、弥撒曲、经文歌、受难曲,如《狩猎康塔塔》、《圣诞清唱剧》、《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等。在巴赫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潜心完成了《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为音乐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巴赫是代表巴洛克音乐高峰的最著名的作曲家,由于他一生杰出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 “西方音乐之父”的美称。巴赫全面地继承吸取了前辈和同辈大师的创作技巧,融会贯通地

6、加以发展和创新,他的作品几乎涉及到当时的所有音乐体裁,内容严肃深刻,技术完美创新,形式丰富多样,将复调创作推向了顶峰。对此.贝多芬曾评价“巴赫是大海”。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绩:第一,把音乐从宗教附属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来。音乐不总是歌颂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复调音乐发展成主调音乐,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第三,他确立了键盘乐器十二平均律原则。第四,除了声乐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现代西洋音乐几乎所有作品样式的体例基础。因此巴赫被后世尊称为“西方音乐之父”。二、《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 在巴赫众多的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对小提琴艺术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那就是被称为“小提琴圣经”的《小提

7、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巴赫在其中融人了丰富的和声与对位法,使小提琴这一旋律性乐器在独立、没有其它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演奏出不可思议的多声部复调音乐。小提琴的音响功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呈现出宏大富丽的音响和无穷的艺术魅力。这也全面地完善和提升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同时巴赫独特的音乐风格与深刻的音乐思想内涵在这部作品中所揭示的美学诉求与哲理思辨,使其具有重大的训练价值和深远的研究意义。巴赫的小提琴复调巨作《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及组曲》写于1720年。这 一时期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