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在大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在大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ID:9016439

大小:106.7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5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在大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在大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在大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58福建稻麦科技,2014年3月(Mar.2014)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在大田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林因团(福建省大田县太华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大田366103)摘要:Y两优1号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Y58S×9311杂交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通过该品种2011—2013年在大田中海拔单季稻区示范推广种植表现,掌握其生产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关键词:籼型两系杂交稻;Y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8;S3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2、008-9799(2014)01-0058-02Y两优1号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Y两优1号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3a田间Y58S×9311杂交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品栽培种植观察结果表现,该品种苗期植株清秀,无种,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生叶瘟,本田期叶瘟1级,穗颈瘟1级,属轻感2011—2013年在大田县太华镇万湖村单季稻区示稻瘟病。纹枯病轻,抗倒伏。适宜当地气候和栽培2范推广种植136.7hm,平均产量528.1~572.6条件,对于有增产潜力的田块作单季稻种植可获得2

3、kg/667m,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广、米质外观和适高产稳产。口性较好。2.4米质米质据国家区试测定结果,其主要指标:整精1产量表现米率66.9%,长宽比3.2,垩白粒率33%,垩白度4.7%,2011年单季稻示范种植7.3hm2,平均产量[1]胶稠度54mm,直链淀粉含量16.0%。2572.6kg/667m,比对照特优73增产10.7%;201223高产栽培技术年推广单季稻种植50.7hm,平均产量542.7~2561.9kg/667m,比对照特优73增产4.0%~7.7%;3.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2

4、2013年推广单季稻种植78.7hm,平均产量528.1据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大田太华镇万湖村常年2~570.7kg/667m,比对照特优73增产1.4%~9.6%。4月上旬至8月上旬气温有利于水稻生长。在确保足够的营养生长期与最佳抽穗扬花期的条件下,适2主要特征特性宜播种期4月中旬,最佳抽穗扬花期8月上旬。秧2.1生育期田选择前作冬闲田或冬菜田,土壤肥力较高较均匀Y两优1号在大田太华镇万湖村单季稻区种植,的田块。每667m2秧田播种量45kg,大田用种量4月22日播种,5月26日移栽,8月11日始穗,8

5、1kg。采用露地湿润育秧。4月份平均气温19.8℃,月18日齐穗,9月27日成熟,全生育期153d。有利于播种后扎根现青,5月份平均气温21.5℃,2.2农艺性状降水量326.2mm,这期间温度较高、光照较强有利Y两优1号株型适中紧凑、叶色浓绿、剑叶挺直、于秧苗分蘖,不利于秧苗长秧龄,秧龄只能控制在分蘖力中等、较耐肥、熟期转色好、青枝腊秆、坚30d左右,分蘖数达到2~3叉,秧苗的质量最佳。韧弹性好、籽粒饱满、脱粒性较好。有效穗数15.53.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2万/667m,株高105.2cm,穗长21

6、.5cm,剑叶长创造高产的植株群体结构。5月下旬移栽,插25.2cm,每穗总粒数162.9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8.1g。收稿日期:2013-10-23作者简介:林因团(1965-),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2.3抗逆性与适应性推广福建稻麦科技,2014,32(1)59植规格21cm×25cm为宜,丛插2粒谷,带蘖、带土、3.4合理灌溉,提高结实速度2带肥、带药,薄水浅插匀插,保证每667m基本茎采用浅水插秧,深水促返青,薄水促分蘖,适蘖苗达5万~6万,缩短秧苗移栽缓苗时间,促低时适度搁田

7、或烤田促苗;有水促孕穗,保水促抽穗节位早分蘖,延长分蘖期,增加有效分蘖,减少无扬花,干湿交替促灌浆结实,断水促黄熟的合理灌效分蘖,提高成穗率。采用宽行窄株技术,保证田溉法,以利于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烂泥田开十字间足够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沟重烤田重晒5~6d,一般田块进行搁田轻晒23.3合理经济施肥~3d。Y两优1号耐肥抗倒,适宜在中等偏上的肥力3.5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田栽培。采取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酌施穗抽穗开花期忌喷施农药,此时喷施农药严重影2肥的原则。中等肥力田施肥水平:每667m施

8、肥量响结实率和稻米质量。病虫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即碳酸氢铵60kg、过磷酸钙65kg、氯化钾20kg、防治。由于山区气候特点多样化,病虫防治应当根尿素7kg,氮、磷、钾比例为1.12∶0.98∶1.0。基肥:据本地病虫发生规律和农业部门的病虫情报,选择氮、磷、钾肥占施肥量40%、60%、50%;分蘖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及时对症防治病虫害。氮、磷、钾肥占施肥量50%、40%、40%;穗肥:氮、3.6适时收获钾肥占施肥量10%、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