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

ID:9023873

大小:260.9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5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_第1页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_第2页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_第3页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_第4页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学生填写)学生姓名专业班级AnAnalysisofPaul'sTragedyinSonsandLovers拟选题目选题依据:通过在大学期间三个学期的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笔者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文学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儿子与情人》作为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和半自传体小说,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儿子与情人》描述了20世纪初英国中部贝斯吾德小镇上莫瑞尔一家两代人的生活,是人们了解20世纪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一扇“窗户”。而保罗在故事中的悲剧更让我们了解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对自然的破坏,对心灵和精神的扭曲。而对保罗的悲剧产生

2、因素的探究不仅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体系,家庭环境对人格和思想的塑造性,更能从研究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一选题有不同的研究成果,但其研究角度和成果的质量和引进都有不足,这为笔者的毕业论文提供了一定的研究依据和空间。研究意义:笔者认为,研究该选题的意义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描写保罗的悲剧时采用了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研究该选题有利于我们了解劳伦斯在这部小说中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第二,保罗的悲剧发生在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研究该选题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第三,对保罗的悲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研究该选题可以使我们对现代

3、机器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家庭问题进行深思,对建设和谐家庭、社会有很大的启示意义。22选题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是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小说之一。西方文学界对《儿子与情人》的态度褒贬不一,有些批评家甚至公开批评劳伦斯及其作品。英国女作家艾略特曾说过:“《儿子与情人》的出版标志着一种人类堕落的逐步深化过程。”T·S·艾略特遗责他在感情上是个异教徒,“呆头呆脑的歌唱赞美诗的虔信主义”或腐败的新教徒教义的产物。但是,也有很多西方学者很欣赏劳伦斯的作品,特别是《儿子与情人》。约翰·迈赛(JohnMacy)在1902年版的《儿子与情人》前言中指出:“这是一部字字珠玑的

4、文学名著……出诸一位凛赋比任何一位年轻的英国小说家更丰富多采更为特出的天才之手的杰作。”因此,在劳伦斯与世长辞后,他获得了应有的文学地位,对其作品的研究也丰富起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从很多不同角度研究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肖勒在初评《儿子与情人》时就从这一方面分析了小说中两个主要主题的冲突:强烈母爱产生压抑的影响,和保罗在两次的两性关系中显示的灵肉之爱的分裂。肖勒认为劳伦斯在小说中暴露了他的弱点,就是没有使写作技巧发挥探讨小说内涵的作用。1951年肖勒改变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劳伦斯试图在小说中包含更多、更新更有重大道德意义的材料,比别的作家的作品都更能贴近读者。评论家

5、多萝西·范·根特(DorothyVanGhent)也用形式与小说结构分析的方式对《儿子与情人》做了分析。由于《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心理分析型小说,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部小说是近年来西方不少学者采用的方法。著名学者格•霍尔德内斯在《D.H.Lawrence历史、思想意识与虚构》一书中说“应该用唯物主义考察文学现象”。因为“俄狄蒲斯情结”是小说中的一重大主题,所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恋母情结形成成为近来西方学者的选择。二、国内研究现状《儿子与情人》自从问世以来,就不断被我国学者关注。我国学者一般从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他们认为保罗的悲剧是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而导致保罗家

6、家庭体系扭曲,进而导致保罗母亲过分宠爱而扭曲人格的结果。(一)社会因素徐晓晴在她的《从<儿子与情人>中的婚姻裂变看英国工业文明的悲剧》(《安庆23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1卷第6期):中就提到造成莫瑞尔家庭中夫妻、母子关系的畸形变化的因素包括阶级差异,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距以及工业文明对人的自然天性的摧残等。刘积源在《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恋母情结”及形成的原因》(《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2卷第2期)中说到“健康的精神状态必须建立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儿子与情人》所着力描写的精神问题,同样包含着社会的因素。”。任培红

7、在《现代文明的悲剧---从人物悲剧透视<儿子与情人>中莫雷尔一家》(《外国文学》2008年第22卷第3期)也认为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阶级不平等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身心,破坏了劳动人民的幸福,并造成了下一代的悲剧。(二)家庭因素张文静在《工业文明下人际关系的扭曲---对<儿子与情人>的探讨》(《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11卷第4期)中总结出“因此,夫妻间的矛盾导致了扭曲的父子和母子关系。失败的婚姻最终导致了母子间的畸恋。陈瑜民在《劳伦斯笔下的悲剧性人物保罗》(《菁田学院学报》2004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