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复种豆角高效生产技术

小麦复种豆角高效生产技术

ID:9039293

大小:95.63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5

小麦复种豆角高效生产技术_第1页
小麦复种豆角高效生产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麦复种豆角高效生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农业2015年6期特色农业小麦复种豆角高效生产技术邹雪波北票市大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6.014发展多种作物多元化复种农业是解决资源环境(2)两浅一密。即浅施肥,浅播种,合理密植。施肥少,充分发挥科技潜力,提高耕地种植指数和耕地利深度以7~10厘米为宜,试验证明:浅施7~10厘米比用率、大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深施15~20厘米,1亩增产25~35千克。其施肥方法:径。为此,2014年北票市在五个乡镇小麦种植区实施一是采用双箱播种机,前面播肥后面播种;二是单机小麦复种豆角高效农

2、业项目,在西官镇松台沟村二组重播,先播肥然后播种。播种深度以3厘米为宜,浅播实施高效农业示范350亩。温度高,出苗快,根系发达,易形成壮苗。春小麦以主一、小麦复种豆角技术原理茎成穗为主,所以要适当密植,每亩300千克,以52.5利用小麦耐低温的特性,变终霜前的无效生长期万基本苗为宜,播量应掌握15~17千克/亩,为防止垄为小麦的有效生长期,并通过早播和加强田间管理内苗子拥挤,要增粒缩行,改耧播为机播,采用15~20等,使小麦在7月上旬成熟收获,小麦收获后立即抢厘米等行距条播,或宽窄行条播。种豆角,可确保豆角高产。(3)巧用肥水。春小麦3叶期胚乳养分用尽,又值立秋

3、后,大板地区上茬豆角已收获结束,成为市穗分化和分蘖期,这就要求较多的养分,是争取多穗场供应淡季,多年来秋季豆角价格持续居高,这一市大穗的关键期。因此,头次肥水要早,可在3叶一心时场规律成为了下茬豆角高收的保障。浇,结合浇水追尿素15千克。头水过后要适当蹲苗防二、小麦复种豆角主要技术倒,待第一节间定长时浇二水,三水为扬花灌浆水。1.小麦(4)压青苗。小麦压青苗有促进根蹲节、壮秆防倒秋翻整地做畦,播前亩施农肥2000~4000千克,和加速分蘖成穗的作用,在高肥水密度大的麦田和生3月12~25日播种,最好采用机械播种。品种选择辽长过旺的田块要实行压青苗,其防倒伏增产效

4、果显春18。亩播种量20千克,行距15厘米,亩施种肥磷著。有三压四不压的说法,即幼苗长势过旺,干土层过酸二铵20千克加硫酸钾5千克。亩基本苗40~45万暄要及时压青苗;苗较弱,地硬,土壤水分含量大和比株,三叶期结合灌水亩追尿素30千克,拔节、抽穗、开较粘重不能压。压青苗的时间,对于抗旱保墒来讲,以花、灌浆期遇旱及时灌水,注意防治螟虫。二叶一芯到三叶期进行最好,对于防止麦田旺长的压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集中概括为:两足一苗的时间,最早可在分蘖盛期和末期,最晚不能晚于早,两浅一密,巧用肥水,压青苗,治蚜,防粘虫保粒拔节期。拔节以后不能压苗,以免造成基部茎节压折,重。

5、造成减产。(1)两足一早。即底墒足,底肥足,早播种。底墒(5)治蚜防粘虫保粒重。近几年来麦蚜发生日趋足,是指春麦地均应秋耕冬灌,为早种作好准备。底肥严重,由于春麦较冬麦发育晚,茎叶嫩,麦蚜发生严足是指在秋耕前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播前施足氮肥重,因此,春麦后期管理的重心是治蚜虫保粒重。应在磷肥。春麦田和冬麦地一样,普遍缺氮,严重缺磷,加5月中旬进行穗期防治。之施肥习惯上的重氮轻磷,致使当前麦田氮磷失调严(6)化学药剂防治粘虫。粘虫是具有远距离迁飞重,并已成为春麦生产上的主要限制因素。春小麦比危害的、暴发性害虫,当粘虫大发生时化学防治是控冬小麦对磷素更为敏感,而且春

6、小麦生长发育快,三制其危害成灾的主要措施,目前应用4.5%高效氯氰叶期开始穗分化,又值离乳阶段,生殖生长和营养生菊酯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25%灭幼脲三号长并进,需要吸收大量肥料。此时脱肥,一是容不得时500~600倍均匀喷雾;25%敌马乳油50~80毫升,对间追补,二是即使追补也不能弥补脱肥所造成的减产水15~30千克均匀喷雾。损失。所以底肥一定施足,要增施磷肥,调整氮磷比2.豆角例,一般目标产量300千克/亩左右,应施二铵20千注意播种期尽量提前,一般7月5~10播种,使克/亩左右,混尿素5~7千克/亩。早播种就是顶凌播豆角提早上市并延长采摘期;种

7、植密度:行距50厘种;当日平均温度达2~4℃,白天化冻6~7厘米,夜间米,一畦两行一架,每穴3~4粒,每亩用种4~5千克,仍然冻结时播种。北票地区一般应掌握在3月10日亩株数15000株。播种,清明结束。当地有不种4月麦之说。豆角在水分管理上采用“干花湿荚”措施,灌水原·19·特色农业现代农业2015年6期花生收获与贮藏技术邱洪英昌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DOI:10.14070/j.cnki.15-1098.2015.06.015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故在收获和贮藏花生的收获方法。刚收获的花生含水量较高,一上具有许多与其他作物种子不同的特殊技术要求,事般达4

8、5%~50%,特别是秕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