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ID:9039367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5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_第1页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_第2页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_第3页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_第4页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在本质上是为奴隶制的政治、经济服务,适应着它的需要的,因此,奴隶社会教育的发展变化,也相应地经历四个阶段,表现出不同阶段的特点。一、夏、商的教育1.夏代的教育(1)夏朝的学校夏代可能有“庠”、“序”、“校”三种学校的雏形,如《礼记·王制》记载:“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庠”是从虞舜时代继承下来的,“序”和“校”是新增加的。“序者,射也”,夏朝统治者为了对外征讨和对内镇压,特别注重习射,以培养武士。至于“校”,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习武和比武的场

2、所。(2)夏朝的教育目的及内容教育目的: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①军事教练。当时弓箭是重要武器,成为教练的主要项目,习射是军事教育的重点。②宗教教育。这种宗教教育以敬天尊祖为中心。③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2.商代的教育(1)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教育手段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日趋复杂化,商代的文字也在发展,并达到基本成熟的阶段。商代已经有文字记载的典籍。文字是教育的工具,典籍则是教育的重要材料。(2)商代的学校商代的学校名称有“序”、“庠”、“学”和“瞽宗”等,“学”是学习一般文化

3、知识、专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瞽宗”原是商人祭祀乐祖的宗庙,后来发展成为商代贵族子弟学习唱歌、舞蹈的场所。(3)商代教育的内容商代学校由奴隶主国家管理,受教育是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根据这种需要,商代学校进行多方面的教育训练,而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①思想政治教育。奴隶主贵族把本族的祖先作为至高无上的神,尊神和孝祖实际就成为同一回事,“孝”成为奴隶主贵族最强调的基本道德准则。②军事教育。奴隶主非常重视军事训练,以弓箭为主,射箭是军事教练的重要内容,还要学会驾驭车马。学校中有射御的教

4、学活动,有时还要举行比赛和演习以检验教练的效果。③礼乐教育。贵族青年要在受过礼乐教育后才能参与祭祀活动,礼乐教育中,乐教尤显重要,乐教也渗透有军事教育的要求。④书数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文字,就要会阅读和书写,这是教学的要求。读、写两者结合进行,写字要经过长期练习,这是教学方法。数量计算是学校教学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奴隶主贵族子弟能适应自己生活范围内各方面计算的需要。二、西周的教育1.西周的社会西周是中国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其重要特征是在分封制、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宗法世袭禄位制。在文化教育上,其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学在官府”产生

5、的原因如下:(1)惟官有书,而民无书西周时期生产水平仍然有限,书写的材料是竹简、木牍,书写的工具是刀笔,以拙陋的工具在粗笨的材料上制作出的书册,不仅极其繁重,而且也十分昂贵,只有官府才具有制作书册的财力和人力。朝廷为了政治需要,把历代帝王的典、谟、训、诰,本朝的礼制法规,以及收集的乐章,加以记载,制成书册,藏之秘府,由官司主管。这些书册,仅有孤本,没有复制副本刊布民间,民间仅知书名,未见其书,所以学术都在官府,有职官专守。士人若要学习,要知道历代典制或本朝规章,只有到官府,求之主管书册的官司才能读到。(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西周时期的礼

6、、乐、舞、射都是重要的学术,在教育上,也是学习的重要学科。学习这些学科,不能仅是口耳相传,而且要有器物设备,才有条件进行实际演习。这些器物,有些连乡党都不能具备,民间就更谈不上。所以要学习礼、乐、舞、射,只有在官府的人才具有条件。(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在宗法制条件下,父死子继,子承父业,贵者终贵,贱者终贱,形成家有世业。家业世世相传者,称为畴人;父子相继世居其官称为畴官。由于学术官守,为官之人,学有专守,不传他人,只教其子。子入官府,各从父学,称为畴人子弟。这种情况,就是畴人世官,各从父学,造成了学术的垄断,尤其是专门的学术,只在极小

7、的圈子里传授,虽然对学术起了保存作用,但限制了学术的发展。只有为官的人掌握学术,以官府为传授基地,教其子弟。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2.西周的教育制度(1)家庭教育西周时期,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先经过家庭教育,然后才进行学校教育。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东西南北中)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

8、为贤妻良母做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比较夏代、商代,西周的贵族家庭教育已有较大进步,能按儿童年龄的发展提出不同要求,家庭教育的过程有较明显的计划性。(2)小学教育西周有小学的设置。贵族子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