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偏反混——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的四字箴言

无偏反混——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的四字箴言

ID:9042439

大小:19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5

无偏反混——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的四字箴言_第1页
无偏反混——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的四字箴言_第2页
无偏反混——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的四字箴言_第3页
资源描述:

《无偏反混——甄别片段阅读中的错误选项的四字箴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hlj.offcn.com/片段阅读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要题型,分析错误选项的设错原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错误选项是不是命题人随意设置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我们分析的大量错误选项之后发现,错误选项最常呈现四个特点:无、偏、反、混。一、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无无,即指无中生有。看似简单,实则是最容易迷惑考生的设错。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个,与原文相近,但是无中生有的概念;第二个,给原文中的概念加上无中生有的陈述。例题:一个人真正的“精神饥饿感”应该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培养。现阶段

2、我国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拯救阅读”,尤其是儿童阅读。“‘阅读是消灭无知、消灭贫穷、消灭绝望的武器’。一个民族精神境界的高下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而没有阅读的‘学习’只能称作‘训练’”。对这段话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是否从儿时就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B.阅读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C.“学习”与“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训练”仅仅是技能的培养。D.阅读是培养“精神饥饿感”的最佳方法。【答案】:B。解析:本题三个错

3、误选项均属于无中生有。A项中“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属于没有出现的概念,是文章中“一个民族精神境界”和“一个人的阅读史”的混合体,但本身属于无中生有,而A项的说法也是无中生有;C项的“最大区别”和“技能培养”均属于无中生有;D项将文中阅读和“精神饥饿感”的概念连接起来,加上了“最佳方法”,属于无中生有的陈述。二、错误选项的第二个特点:偏偏,包涵两层涵义:第一,偏离主题、偏离文意,即当文章求主旨,求概括的时候,选项虽然是文章的内容,但不是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这种情况叫做偏离文意,比较典型的一类题目是例解型的题目,文段先阐述一个观点,然

4、后给出一个例子进行解释,很多情况下,例子长于观点,但是,重点并不在于例子本身;第二,以偏概全,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来设错。例题: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有的人则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而这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让人称道与回味。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人士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邹韬奋先生发表了仅33个字的演讲:“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hljoffcn黑龙江中公教育:http://hlj

5、.offcn.com/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这段文字主要讲述的是A.简短的演讲,如邹韬奋的一句话演讲含义深刻,有着强烈的表达效果B.一句“战而不屈”准确地勾勒出鲁迅先生的战斗风骨C.一个“战”字包含着人们对鲁迅先生多少敬仰和赞誉之情D.许多无耻的文人不仅“不战”,还要奴颜婢膝;而先生却是横眉冷对,铁骨铮铮【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典型的例解型的题目。第一句话给出了一个观点,然后第二句话给出了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人士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的演讲的例子。那本段文字讲述的主要内容

6、,显然在于第一句的观点。选项B、C和D都是围绕例子展开的,所以不可选。例题: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如今生物物种消亡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目前非洲有13000头犀牛,而原先在这片大陆上,这种庞然大物的数目曾达到100万头。在非洲,河马的数量下降了95%,现在那里只有1300头河马,而在30年前,这种厚皮动物的数量达到29000头。每年至少有800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要职能是关注和保护地球生物物种¬——无中生有B.在过去的30年中全世界河马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5%——偏

7、扩大概念的内涵C.现在,生物物种的消亡速度要大大快于其他种类的动物——无中生有D项:人类的活动是河马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型的题目。最后一句“每年至少有800头河马的牙齿和肉在非洲被交易。”可以得出。A和C都属于无中生有,A项中“主要职能”属于无中生有的概念,C项中概念本身就界定不清,是错误的选项。B项犯了“偏”的错误,文中的“在非洲”在选项中扩大为“全世界”,所以不可选。三、错误选项的第一个特点:反反,与文意相反,通过加或减否定词,一字之差。考生往往由于马虎做出错误判断。例题:每个人睡觉时都要

8、做梦,人在做梦时的睡眠叫有梦睡眠。有梦睡眠时,控制四肢和躯体的神经传导被阻断,除了脚和手指有知觉外,身体其他部分均处于麻木状态。心跳和呼吸的次数与清醒时差不多,但变得不那么均匀,体温调节机制受阻,打寒颤和出汗都很难。根据本文,理解准确的是()。A.人在做梦时,呼吸和清醒时不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