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

ID:9049523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5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_第1页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_第2页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_第3页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端午节的传承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可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端午节在传入日本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阳”、“天中节”、“女儿节”、“诗人节”、“龙船节”、“解粽节”、“地腊节”、“蒲节”、“重五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

2、日。端午节在当代社会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节日,日本的端午节即传自中国。本文试围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一、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仅以所引诸多命名,就可见端午节起源之复杂。归纳起来,大致可分六种:一是纪念屈原。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泪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这是百姓中最流行的说法。二是纪念介子推。《琴操》曰:‘“介子绥割胖股以吱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

3、,终不肯出,文公令播山求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三是纪念陈临。《初学记》卷四引三国谢承《后汉书》日:“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梯。临微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四是纪念曹娥或伍子青。三国邯郸淳写的《曹娥碑》:“孝女曹娥者,上虞曹吁之女也。……盯能抚节按歌,婆婆乐神,以汉安二年五月时迎五(伍)君(宋章樵注:伍子青为涛神)逆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五是祭图腾龙。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端节的历史教育》联系了《说苑·奉使》《战国策·赵策》所记的吴越

4、之民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推论出吴越民族在五月份日照最长的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图腾祭,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六是夏至的演变。宗嚓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有夏至食粽的习俗,隋人杜台卿的《玉烛宝典》亦云龙舟赛为夏至节的主要活动内容。端午节时值春夏之交,其习俗活动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我们把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采药祛病、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龙舟竞渡,追思先哲。(一)采药祛病、驱毒避邪端午节时值阴历五月,气候潮湿多变,此时人体免疫力最低,也是瘟疫流行的季节。鉴于五月多禁忌,民间便相应产生了许多

5、防瘟避疫的习俗。《养生要集》曰:“味苦,小温,生汉中南郑山谷,五月五日采之。”孙思邀《千金方》记载:“(五月)五日取葵自微炒为末,患淋者食前温酒服一钱,立愈。”另外,《艺文类聚》卷四引《夏小正》口:“此月畜药,以镯除毒气也。”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恶月,采药来驱除毒气。兰草在古代民俗观念中有避邪的功效,以兰草煎汤沐浴是古代一种常见的祛病方法。江苏《如皋县志》:“端午采泽兰煎汤沐浴,昔人所谓浴兰汤者是也。”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香兰乃香草,能辟不祥。”在门上悬挂艾营,是另一种驱邪的方法。《荆楚岁时记》中写

6、道:“五月五日,四民并蹋一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镶毒气。”(二)保生护命、爱国为民避兵灾是端午节的另一节俗。历代的战争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人们在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中对避兵灾寄予了理想。《荆楚岁时记》谓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即指五彩丝有避兵灾的用途,故五彩丝亦名“辟兵增”。晋葛洪《抱朴子·杂应》说“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可以避五兵。在《仙药》篇中又谓在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万岁蟾蛛,“阴乾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

7、自向也”。这些带有超现实性质的理想,其实寄予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和厌倦、对和平生活的无限向往。(三)龙舟竞渡,追思先哲龙舟竞渡活动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节目,宋代词人杨无咎《喜山溪·端午有怀新淦》词云:“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到了汉末魏晋之时,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吴越传说是为了纪念军事家伍子青;会稽人以此日纪念孝女曹娥;山西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士介子推。《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炯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尧。一自以为水军,一

8、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该观点认为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由于屈原的情操为人敬仰,此说很快取代了其他诸说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联系起来,端午节的意义便在防瘟避疫的基础上,增添了祭祀屈原、追思先哲的新义,使得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二、端午节文化在日本的传承阳历五月五日是日本的“端午句”(端午节),在日本古时又称“曹蒲节”。端午节是奈良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