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和尊重便没有教育

没有爱和尊重便没有教育

ID:9054192

大小:2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没有爱和尊重便没有教育_第1页
没有爱和尊重便没有教育_第2页
资源描述:

《没有爱和尊重便没有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倡导文明校园岂能如此粗暴?    学校不该以粗暴乃至违反法律的不文明做法,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这有违教育的本义,也背离了创建文明校园的初衷。    ■张晓震    教育本该春风化雨,本该润物无声,本该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然而,一起16岁中学生上厕所被全校直播不堪羞辱跳楼自杀的悲催事件,颠覆了教育本该有的形象,显得有些粗暴和乖戾。    据安徽卫视报道,江苏徐州一所中学,竟然在校园电子屏上公开播放学生如厕的图片,甚至没打马赛克。该校校长称,这是在加强校园文明教育,最近学校发了创建文明校园的倡议书,将校园内的不文明行为用大屏幕播放给予曝光,包括餐厅不排队、浪费粮

2、食、躲厕所抽烟、大小便不入池等。    学校倡导校园文明的初衷也许不错,但如此不文明甚至粗暴的做法却大错特错。不仅有违教育的本质,而且直接违反了相关法律。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就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之中,自己的如厕行为竟然被学校不加任何技术手段处理地示众,这对于一名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而言,绝对是奇耻大辱。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尊重与羞辱对于他们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正是这

3、种过分的刺激,让一位花季少年的生命悄然陨落。作为一位教育人,哪怕稍微有点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就不能不为自己的失误痛悔自责。    应该指出,一个心智发展都不成熟的孩子,即使出现不文明行为,也是可以理解和谅解的,教育的作用也因此彰显。学校不该以粗暴乃至违反法律的不文明做法,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这有违教育的本义,也背离了创建文明校园的初衷。    教育本该充满爱意和温情,尤其是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在这方面,教育家陶行知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典范。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时,看到一位学生用泥块砸另外的同学,陶先生制止了这位学生并要他放学后到办公室去。放学后

4、,陶先生来到办公室时,那位学生早已等在那里。先生没有批评他,反而掏出一颗糖给他,说:“你按时到,我迟到了,奖给你。”接着,先生又掏出一颗糖,说:“我制止你用泥块打人,你立即住手,我应该奖励你。”先生又掏出第三颗糖,说:“根据我的了解,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学生流下眼泪,说:“校长,我错了……”陶先生笑了,又掏出第四颗糖:“这颗糖奖给你,是因为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四颗糖”的故事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是因为这故事背后蕴含着一位教育人对教育本质的真正理解,即“没有爱和尊重就没有教育”,教育字

5、典里从来没有粗暴和无情,有的只是细心、耐心和包容之心,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仁爱之心。    在陶先生的言语中,也许听不到“以生为本”的动人口号,看不到“要创建XX”的亮丽标语。但陶先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行为,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教育人应有的行为。真正的教育家办学,也正应如此。    不难想象,类似陶先生这样的人多了,幸福的必然是我们的学生,造福的必然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    (作者系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