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地区薯_稻_稻高效栽培模式

鄂东地区薯_稻_稻高效栽培模式

ID:9055601

大小:339.51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16

鄂东地区薯_稻_稻高效栽培模式_第1页
鄂东地区薯_稻_稻高效栽培模式_第2页
资源描述:

《鄂东地区薯_稻_稻高效栽培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农技推广》2013年第12期·粮食作物·China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2013,Vol.29.No.12鄂东地区薯—稻—稻高效栽培模式12113陶玉池王少华张世春梅少华詹文忠(1.湖北省武穴市农业局湖北武穴435400;2.武穴市梅川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435411;3.武穴市余川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435416)摘要:为了充分利用鄂东地区的温光资源,实行马铃薯与早晚双季稻连作,通过科学搭配适宜良种,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配方施肥,合理管水,适度调控等技术

2、措施,实现高产高效。关键词:鄂东;薯—稻—稻;高效栽培中图分类号:S34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81X(2013)12-0020-02为发展粮食生产,本市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农3.3种薯切块与消毒可用整薯栽植或切块栽植。业生产实际,充分挖掘品种、季节的增产潜力,积极切块栽植必须保证每个切块有1~2个芽眼。亩用种推广薯—稻—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与过去量约175kg。播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的一季中稻或早晚双季稻模式相比,不但提高了粮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与滑石粉按3∶食复种指

3、数、生产面积和总产,还消灭了冬闲田,农0.5∶100的比例配制成消毒剂,对种薯进行消毒,消业生产经济效益大幅增加。薯—稻—稻模式即在冬毒剂用量为种薯重量的3%~5%。春季种植一茬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种植早稻,早稻3.4科学起垄,适时播种播前做垄,垄高35cm,收获后种植晚稻,一年实现粮食作物三熟制。垄距65~70cm,要求达到壁陡沟窄、沟平、沟直。鄂1效益分析东地区地膜覆盖栽培适宜播期为12月中下旬至翌该模式马铃薯亩产量2250kg、产值3500元,年1月上中旬。每亩播种4500~5000株。早、晚双季稻合计亩产量

4、1050kg、产值2600元。3.5喷施除草剂与覆盖地膜马铃薯播种后,每亩每亩共计实现粮食总产量1500kg(鲜马铃薯按5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L,对水50kg均匀kg折1kg计原粮),总产值6100元。喷于土层。喷施除草剂后用地膜覆盖整个垄面,并用2茬口安排土将膜两侧盖严保温。马铃薯在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中旬播种,3.6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及时破膜与护土防冻。出5月10日前收获;早稻在4月上旬播种,5月10日苗后,在出苗处将地膜破口引出幼苗,并用细土盖住左右移栽或抛秧,7月23日前后收获;晚稻6月幼苗茎

5、基部以防倒春寒天气冻害。二是适时叶面追18~20日播种,7月25日前后移栽,10月下旬收获。肥。现蕾至结薯期,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面喷施。三是合理管水。土壤墒情合适时播种,出苗3.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前一般不需灌水,入春以后要及时开好“三沟”(即围灌方便的砂壤土田块。播前应尽早深翻细整,耕深沟、中沟、厢沟),防止田间积水,发棵期如土壤干旱30cm以上。杂草较多的田块可在耕地前7天左右,应适时灌水;结薯期注意保持土壤湿度,遇干旱时,亩用20%百草枯水剂100mL,对

6、水25kg喷雾除要轻灌速排。四是做好化学调控、摘蕾工作。如中后草。结合整地施入底肥,一般亩施马铃薯专用复合肥期地上部营养生长过旺,每亩用50%多效唑可湿性100kg、硫酸钾15kg、碳酸氢铵25kg、腐熟有机肥粉剂50g对水40kg喷施控制,促进结薯。花蕾形1000~2000kg。成花序抽出时,及时摘去花蕾,减少养分消耗。五是3.2精选种子选用早熟、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病虫防治。重点防治晚疫病,可用58%甲霜·锰锌可如东农303、费乌瑞它、中薯3号、早大白脱毒种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虫害主要防好蚜虫,可用收

7、稿日期:2013-10-09作者简介:陶玉池(1973-),男,湖北武穴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马铃薯、水果、茶叶等作物技术推广工作。-20-《中国农技推广》2013年第12期China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2013,Vol.29.No.12·粮食作物·北方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技术胡喜军(吉林省东丰县黄河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东丰136300)摘要:玉米休耕轮作栽培技术是一项能够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它可以增加太阳的光照时间、提高地温,改变垄向和扩大垄距利于通风

8、透光,边行优势明显,同时减少风蚀,提高土壤含水量,达到培肥地力,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关键词:玉米;高光效;休耕轮作;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81X(2013)12-0021-02东丰县位于东经125°3′~125°5′、北纬421°8′~熟玉米品种。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2013年43°14′中纬度地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