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

ID:9057500

大小:214.7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_第1页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_第2页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_第3页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化历史中国茶叶加工2015(2)中国茶叶加工2015(2):72~74,18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刘建军1,2,李美凤2,贺巍2,梁丽云2,袁丁3,冯建灿2*(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南郑州450002;3.信阳农林学院茶学系,河南信阳464000)摘要: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品质。自起源至今,经过百年的发展、革新,信阳毛尖的品质、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变化。全文从信阳茶叶发展历史入手,对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其发展做了简略的论述和探讨。关键词:信阳茶史;信阳毛尖;起源;发展中图分类号:TS971.2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306(2015)02-0072-04DOI:10.15905/j.cnki.33-1157/ts.2015.02.017DiscussionontheHistoryofXinyangTeaandXinyangMaojianTea1,222232*LIUJian-jun,LIMei-feng,HEWei,LIANGLi-yun,YUANDing,FENGJian-can(1.CollegeofHorticultureandGardening,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2.Colle

3、geofHorticulture,He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3.TeaDepartmentofXinyangCollegeofAgricultureandForestry,Xinyang464000,China)Abstract:XinyangMaojianTeaisoneofthetoptenfamousteainChina,withalonghistoryanduniquequality.ThequalityandcultureofXinyangMaojianTeaisconstantlychangingthr

4、oughitsdevelopmentandinnovationduring100yearssinceitsoriginuptonow.Thispaper,startingfromXinyangTeadevelopmenthistory,brieflydiscussedandexploredtheoriginanddevelopmentofXinyangMaojianTea.Keywords:Xinyangteahistory;XinyangMaojianTea;Origin;Development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来以“细、拥有百年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革新,该名茶的圆、光、

5、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品质、文化氛围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更好的了格而享誉中外,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解信阳毛尖,本文从信阳茶叶发展历史,信阳毛尖奖,1958年“龙潭牌”特级、一级信阳毛尖获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等方面做了简略的论述和探讨。银质奖,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5年获1信阳茶叶发展历史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82、1986年连续两次被商业部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0信阳种茶历史悠久,1987年春,考古工作者年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99年在昆明世界园艺在信阳固始白狮子地14号楚墓内发掘出革质树[1-7]叶,初步鉴定为战国中晚期

6、的茶叶。发掘时在主棺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信阳毛尖品质优良,历史悠久,自起源至今,盖上堆积有20~30厘米厚的茶叶,并用棕绳结成收稿日期:2014-09-24基金项目:农业部大别山区特色产业高效生产与产业化项目作者简介:刘建军(1977-),男,湖南醴陵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茶学教育及茶叶加工研究。*通讯作者:jcfeng@henau.edu.cn刘建军,李美凤,贺巍,等:浅谈信阳茶史与信阳毛尖的起源及发展73网状,可见当时固始的茶叶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朱元璋颁布诏令正式废团茶而改散茶。《明会典》至于信阳茶树栽培历史始于何时?信阳茶树是否中记载:“洪武二十四年九月,

7、诏建中岁贡上供茶,如《茶业通史》记载由川入陕,再沿汉水转入豫南?罢团茶。令茶户惟采散茶。有司勿与,天下茶额建[8-9]众说纷纭。但是,楚墓的发掘证明了信阳地区种宁为上。其品有四,日探春、先春、次春、紫笋”。光茶至少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州散茶也是在这次变革中出现的。据说开始是模唐朝以前史书中很少有关于信阳茶的记录。仿六安小把茶制法。到了明朝末年,由于官府压榨及至唐代,信阳茶叶已声誉日隆,驰名海内。加剧,茶价低,茶税重,茶农无力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