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

ID:9058353

大小:1.11 M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4-16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_第1页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_第2页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_第3页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_第4页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轮机课程设计-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学生姓名:吴其贤学号:U201411639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班级:核工1401班完成日期:2017年10月22日指导教师:李爱军、王坤、鲁录义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年10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1.设计题目(1)2.已知参数(1)3.任务与要求(1)二、热力设计过程(1)1.汽轮机进汽量D0的初步计算和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1)2.回热系统热平衡初步估算(4)3.调节级详细计算(7)4.压力级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15)5.非调节级详细计算(18

2、)6.整机效率、整机功率的核算(31)三、分析与总结(32)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1.设计题目:N25-3.5/435汽轮机通流部分热力设计2.已知参数:额定功率:pr=25MW,额定转速:ne=3000r/min,设计功率:pe=20MW,新蒸汽压力:p0=3.5MPa,新蒸汽温度:t0=435℃,排汽压力:pc=0.005MPa,给水温度:tfw=160~170℃,冷却水温度:tw1=20℃,给水泵压头:pfp=6.3MPa,凝结水泵压头:pcp=1.2MPa,射汽抽汽器用汽量:△Dej=500kg/h,射汽抽汽器中凝结水温升:△tej=3℃,轴

3、封漏汽量:△D1=1000kg/h,第二高压加热器中回收的轴封漏汽量:△D1′=700kg/h。3.任务与要求(1)估算整机蒸汽流量及拟定热力过程曲线;(2)回热系统热平衡初步计算及回热系统示意图绘制;(3)非调节级理想比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4)计算调节级与非调节级通流部分几何尺寸:各级平均直径dn(b)、叶片高度ln(b)、通流面积An(b)、叶片数Zn(b)、叶宽Bn(b)、节距tn(b)、静叶片安装角、动叶片安装角、及出汽角()、()等;yy12(5)计算级效率、级内功率、整机内功率及相对内效率;(6)整机校核(电功率、内效率);(7)

4、按比例绘制通流部分子午剖面流道图和各级速度三角形图,以及调节级详细热力过程曲线示意图,整机热力过程曲线图;(8)编写计算机程序方框图;(9)编写计算机运算程序;(10)调试并运行热力设计计算机程序;(11)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书规格按学校要求,内容为上述计算内容)。二、热力设计过程:1.汽轮机进汽量D0的初步估算和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计算1(1)根据已知的p0、t0和pc,确定蒸汽通过主汽门、配汽机构及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进汽机构节流损失:pp0.040.043.504.1MPa004排汽管中压力损失:pp0.050.05

5、0.0052.510MPacc调节级前的压力为:PPP3.50.143.36MPa00043末级动叶后压力为:PPPPMP0.0052.5105.2510azccc(2)初步估计选取机组的相对内效率ri、发电效率g和机械效率ax:已知汽轮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pr=25MW参考同类型、同容量的汽轮发电机组,选取汽轮机:相对内效率=0.850、发电机效率=0.975(全负荷)、ηg=0.960(半rig负荷)、机械效率=0.990ax(3)近似热力过程曲线的初步拟定:根据p0=3.5MPa,t0=435℃查

6、得初始状态点“0”:h=3303.78kJ/kg,s=6.9595kJ/(kgK),v=0.0898m3/kg000根据hh3303.78kJ/kg,PMPa3.36查得“1”点:100s=6.9776kJ/(kgK),t=434.104℃,v=0.0935m3/kg111过“0”点做等熵线与p=0.005MPa的定压线交于“3”点,查得:ch=2130kJ/kg3'mac整机理想焓降:hthh03'3303.78-2130=1173.78kJ/kgmacmac整机有效焓降:hi=riht=0.8501173.78997

7、.713kJ/kg估计末级余速损失:2c2machh2%0.02997.71319.954kJ/kgct22000machhh=1017.667kJ/kg142ic所以“4”点的比焓为:hhh3303.781017.6672286.113kJ/kg4114-3再根据pMP5.2510a可以确定“4”点,并查得:ct=34℃,v=24.18005m3/kg,s=7.4742kJ/(kgK),h=2284.48kJ/kg44442根据h,p在H-S图中可以确定C点4ct=33℃,h=2287.3110kJ/k

8、g,s=7.4995kJ/kgccc然后用直线连接“1”、“4”两点,求出中点“2′”,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