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

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

ID:9058534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16

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_第1页
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_第2页
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谈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运用作者:洪汉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要:“灰空间”作为融合建筑内、外部的过渡空间,具有丰富的空间形式与绿色的生态功能,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建筑创作中,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灰空间”概念、特点及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生态化地利用“灰空间”的几种表现形式。        关键词:现代建筑灰空间表现形式生态性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026-01        1“

2、灰空间”概述的特点        “灰空间”是一种既区别于室外空间,又不属于室内空间的,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空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日本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曾将不同倾向的灰色大量运用于走廊和庭院中,从而模糊了内外空间的界限,将建筑的内外部自然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人们对建筑环境和居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灰空间”因其具有的丰富的空间形式与绿色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师的重视。作为一种半私密,半开放的建筑空间,“灰空间”具有更多的功能性与包容性,在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渴望的同时,提供了一个供人交往、休闲的场所,提升了现代城市的人文活力,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

3、柔性的建筑空间边界,“灰空间”具有特殊的暧昧性和多义性,其主要特点包括:        (1)半开放性:“灰空间”是一种半开放的建筑形式,可以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种半公共的场所。人们可以在这一较为私密的环境中休憩和交谈,在这样的交往中,既可以弥补现代人情感上的疏远,也能避免人们完全暴露在公共场所中所感到的不安。        (2)过渡性:“灰空间”是建筑内外部空间的过渡,人们在进入其中后能够感受到空间的转变和建筑功能的转变。        (3)节点性:“灰空间”作为节点,同样连接着城市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优秀的“灰空间”设计,可以使城市巧妙地融合为一个舒适、自然的整

4、体。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灰空间”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容积率与空间效率,还为现代城市的居民提供了居住、休息、互动等基本生存活动的场所,在人们对建筑生态化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的今天,“灰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接触更多绿色与自然空气的可能性,而其在一定设计条件下具有的构建遮阳、气候缓冲、低碳节能等生态型功能也开始被广泛应用。此外,“灰空间”还在形式和色彩上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是提高现代城市整体结构与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生态性创作的几种表现形式        在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就已经意识到了建筑中的“灰空间”可以为居住

5、者带来舒适的心理感受,以江南水乡常见的“廊棚”结构为例,这一形式不但具有为往来行人遮阳挡雨的实用功能,还巧妙地实现了居室内外部的连接,使居民与外界的沟通流畅而自然。而现代建筑则发展了这些设计形式,融合现代的个性审美和生态需求将“灰空间”分为:功能性、附属性与技艺性三种基本表现形式,配合以现代建筑技术,从色彩的冷暖、材质的软硬以及个性化的空间划分实现“灰空间”丰富的层次感和调节人们心理状态的目标。        2.1“功能性灰空间”的表现形式        “功能性灰空间”是指担负着边庭“灰空间”的交通组织功能、建筑入口“灰空间”的交通引导功能等具有明确建筑功能的“灰空间”,主要包括建筑入口、

6、开放型边庭空间以及花园阳台等。        2.1.1建筑入口        作为建筑物最先被人们视觉触及的部分,建筑入口空间担负着交通引导、人流集散等建筑功能,及构成建筑环境和城市景观的功能。入口空间可用设置柱廊、构架、矮墙、绿化等多种建筑生态化设计手法,使建筑入口突破“界面一层皮”的概念,弥补城市广场面积不足和布点不均等问题,并同时具备着生态遮阳、通风节能、保温隔热等生态综合功能。在设计中,通常采用加法形成或减法形成两种构成手法,加法形成是将两个以上的几何体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其表达通常是由在主体建筑外加设雨篷而实现;而减法则是在不影响原几何体的基本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形体简单、缺乏生

7、气的建筑,以切削、分裂等手法在整体建筑上减去一定数量的较小形体,形成一个动感强烈、特色鲜明的入口“灰空间”,既保持了建筑的基本形态,又使建筑形态富于变化而充满活力。        2.1.2花园阳台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花园阳台有阳台、入户花园、空中花园等多种形式,其中阳台是室内渗透到室外的一种“灰空间”,它使人在家中就能拥有阳光、大气、绿色等属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