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

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

ID:9058612

大小:3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16

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_第1页
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_第2页
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_第3页
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_第4页
资源描述:

《犍为外校交流材料(戴晓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尊敬的宋老师,尊敬的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戴晓辉,来自犍为外校。首先感谢宋老师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就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探讨与交流,在这么多行家里手面前夸夸其谈,我的心情可以用一首歌来行形容,那就是《忐忑》,生怕贻笑大方,如果说的有什么不妥之处,敬请各位多多包涵。在犍为外校语文组,我感受最深的是两个词语“团结”和“荣誉”先说第一个关键词:团结。我校语文教研组共有21位教师,其中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袁淑萍副校长、飒爽干练的彭继芳主任、文学功底深厚的张玲组长以及教学过硬的杨梅老师,走进她们的课堂,可以感受到严密深邃

2、的学者风韵,多彩的个性光辉,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她们的带领下,全组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人们干劲十足,工作上你追我赶,我们既是彼此的同事,又是彼此的老师,每学期的校内教研活动扎扎实实的开展,并做到期期有主题,周周有安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专题指导,比如《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中考现代文阅读及答题技巧》《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文言文阅读教学探究》等等。听课评课扎实有效。备课组活动时,互相切磋,取长补短,从备课到复习资料的准备、复习计划的制定、落实,责任到人,整体配合,军团作战来完成。在这样团结合作、高速有效的团队

3、里,个人业务能力的提高就像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在倍感压力的同时更多的是增添了不断前行的动力。再说第二个关键词:荣誉。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连续几年我校的中考语文成绩在乐山市名列前茅。去年在乐山市教师素质提升活动中,我校的刘艳老师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这个好成绩的背后,是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刘老师个人的辛苦付出,是备课组的群策群力,是整个教研组这个“亲友团”的精神支持。更值得欣喜的是,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云亭晓”文学社也顺利的成立起来,我们相信在语文组全体老师的努力下,这一点星星

4、之火,必将成为燎原之势。荣誉是过往努力的明证,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平时的语文教学工作,才能将这些荣誉延续下去。下面将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体验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研究”,即研究文本,研究学生,研究考试。一是要研究文本。研究文本是教师的基本功,语文老师应该具备“文本素养”。对教材了然于心,才能得心应手。我有这样的感触,如果我对哪篇课文有了自己的深入理解,那节课上就会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上得很舒服,反之则很烦闷,不愉快。自己把书读懂,才能教学生把书读懂。研究文本,首先是把握课文特点。编入教材的每

5、一篇文章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在写法上具有怎样的特点,从而有效地制订教学目标。其次是琢磨语言文字的感悟点。我们在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把那些含义丰富的词句找出来,引导学生反复品味,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词句内涵、深刻理解文本的目的。比如《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晏如也”,抓住这些重点词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感悟。再次是品析文本的言语表达特点。一篇文章在言语表达上都各有特点,我们在教学时如果抓住这个特点,就等于找到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突破口。最后钻研文本与课后练习的联系点。每篇课文后面都有

6、一些思考题和练习题,我们在研读教材时,一定要想一想课后练习和文本的关系,只有分析清楚了,才能把课后练习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讲完课了再单拿出时间处理课后练习题。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一般包括整体感知、文笔精华和延伸拓展这几方面内容。这些研讨习题,既有对课文全局的把握,又有对课文细部的关注;既抓住了课文的根本,又不面面俱到,留下了自我发挥的空间。其实研读教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能力训练点。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朗读、说话、写作等某一方面落实训练。当然,这些工作到了九年级可以变为对教材的整合。一是对文体进行整合。初中语

7、文教材中常见的文体有记叙文、散文、诗歌、童话故事、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不同,文章的结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方法也不同。例如:写人的文章,重在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写景的记叙文重在了解景物特点、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文则重在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等。整合“相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教学,可以以一篇带多篇,举一反三,既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

8、堂实效,可谓一举多得。二是着眼于文本的写作特色进行整合。比如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诗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等。比如《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列夫托尔斯泰》可以将外貌描写作为整合点,《最后一课》《孤独之旅》可以将环境描写作为切入点。此外,对教材中出现的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整合也是可以采用的方式。比如鲁迅的《从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