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

ID:9059661

大小:745.61 KB

页数:72页

时间:2018-04-16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_第1页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_第2页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_第3页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_第4页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前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二五”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克难攻坚,扎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实力不断增强,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湖州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市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期,是加快赶超发展的关键期。《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提出,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

2、纲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开放活市”战略,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六重”为总抓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发挥绿色制造优势,注重提质增效升级,加快推进湖州工业中高端发展,全力创建优势明显的新兴产业发展示范区、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绿色转型的生态工业先行区,努力打造湖州工业强市升级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本规划根据《中国制造2025》、《浙江省制造

3、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湖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编制,是未来五年指导湖州工业强市建设的行动纲领,推动湖州赶超发展的指导文件。本规划范围为湖州市域,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大力发展“3+3”特色产业,工业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总量规模不断壮大,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工业创强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市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重要贡献。1.稳步推进工业创强,规模效益

4、明显提升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工业实力不断提升。201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70.6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6%,增速列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4401.6亿元,年均增长10.1%,增速列全省第2位。工业投资实现612.6亿元,年均增长10.0%。出口交货值实现615.5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3%,增速列全省第1位。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1.7万元/人·年。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3.8%,增速排名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9个百分点。2.持续推进产业升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面实施“四换三名”工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2015年,

5、“3+3”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10.5亿元、规上工业利税221.6亿元、规上工业利润145.8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速分别为14.7%、18%、18.3%,增幅分别高于面上3.2个百分点、2.4个百分点、1.4个百分点。“十二五”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324.2亿元、203.2亿元和183.8亿元,增速居全省前列。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整治低小散块状行业,共关停企业1612家。八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呈放缓态势,规上主营业务收入在工业中占比下降至44%左右。3.积极推进创新驱动,两创环境

6、显著改善高标准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一轮“南太湖精英计划”启动实施以来,引进海内外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及团队504个,入选首批省领军型创新团队5个、国家“千人计划”29人和省“千人计划”74人,率先在全省实现“国千”、“省千”县区全覆盖。截至2015年,累计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2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50家。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480.6亿元,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33.6%,居全省第2位。4.着力推进培大育强,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开展“金象金牛”大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弘扬湖商精神

7、,加快企业上市发展、总部发展、品牌发展步伐,形成一批湖州特色“三名”企业。2015年,规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66家,境内外上市企业22家,”十二五”分别增加35家和11家。工业名牌产品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累计培育认定行业“隐形冠军”企业25家、湖州“成长之星”企业25家。通过培育帮扶,实现“小升规”企业1014家。“湖州制造”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大吨位全电动堆高车(诺力机械)、超高速静音节能曳引电梯(怡达)等18个产品列入省级第一批“浙江制造精品”名单。世友木业、久盛地板等企业5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品牌认证。5

8、.协同推进两化融合,智造水平有效提高两化融合工作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