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

ID:9061168

大小:3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6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_第1页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_第2页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_第3页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_第4页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沈阳名胜古迹情况介绍一、沈阳名胜古迹基本情况沈阳故宫、沈阳世博园、沈阳棋盘山、沈阳怪坡、沈阳昭陵、沈阳福陵、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七星山、沈阳张氏帅府、沈阳冰川动物乐园、辽宁省博物馆、沈阳莲花净土实胜寺、沈阳东北大学旧址、沈阳东北解放纪念碑、沈阳叶茂台辽墓、沈阳苏家屯三块石、沈阳苏家屯地藏寺、沈阳天后宫、沈阳中山公园、东关教会、南关天主教堂、南清真寺、清初四塔四寺、实胜寺、慈恩寺、太清官、新乐遗址、无垢净光舍利塔、永安桥、蒸汽机车陈列馆、郑家洼子遗址中山公园、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长安寺、般若寺、太平寺、古陨石

2、山森林公园、志愿军烈士陵园、东北解放纪念碑(和平广场)、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辽滨古城和辽滨塔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北塔法轮寺、赵一荻故居、卧龙禅寺。二、部分名胜古迹简介1、新乐遗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新石器时期早期的一处母系氏族社会部落遗址,出土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制精品等重要文物千余件和古房址遗迹。其中“木雕鸟”是沈阳地区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贵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62、慈恩寺始建于唐代,座西朝东,寺内建筑分三路,包括山门、天王殿、大堆宝殿、比丘坛、藏经楼、如意僚

3、、方丈室、念经堂等。慈恩寺是东北佛教四大道场之一,是沈阳最大的佛教寺院,是辽宁省和沈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历史悠久,所藏经典佛像、礼器、法器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居全市之首,为中国重点寺庙。3、太清宫始建于1663年,座北朝南,包括灵官殿、僚房、关帝殿、念经堂、老君殿、玉皇楼、吕祖殿、三官殿、邱祖殿等。太清宫是历史上东北道教活动的中心,现为辽宁省和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是中国重点道观。4、实胜寺始建于1636年,为清大宗皇太极赐建,又称皇寺,是沈阳市最早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寺院座北朝南,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玛哈

4、噶喇佛楼、塔院、钟鼓楼、碑楼、僚房等建筑。其中玛哈噶喇佛楼,曾供奉着“玛哈噶喇金佛”,1946年“金佛”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成为沈阳一桩历史疑案。“皇寺鸣钟”为古“沈阳八景”之一。5、清初四塔四寺即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西塔延寿寺、北塔法轮寺,始建于1643年,距老沈阳盛京城皆五华里左右,与城内官阙相辉映,有“皇图一统大,佛塔四门全”之气。四塔样式相同,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26米多。四塔四寺中,6仅北塔法轮寺保存完好,寺内建有沈阳碑林。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现仅存白塔,西塔延寿寺于19

5、98年复建。6、南清真寺始建于1636年,后于1662年扩建,座西朝东,以山门、二门、抱厦、大殿、望月楼为轴线,以大殿为中心,四周建有经堂、配房、女寺、沐浴室、浴娃室等,呈现出典型的伊斯兰教寺院风貌。南清真寺是沈阳市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7、南关天主教堂始建于1878年,为法国教士方若望所建,座北朝南,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两个钟塔高40米,堂内高20米,由24根花岗岩石柱支撑,结构别致,一次可容纳1000余人作礼拜。8、关东教会创建于1876年,是东北地区最古老、人数最多的新教教会,是一座宏伟的西式青砖建筑。主

6、礼拜堂建于1907年,1992年进行了扩建,1998年又键了一座附堂,可容纳5000余人聚会活动。9、中山公园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和南一马路交叉处。原是日本侵略者供其居沈侨民娱乐而修建的。始建于1924年,1926年建成,当时叫千代田公园。抗战胜利后,为纪念孙中山,于1946年4月改称中山公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投资大力维修扩建,现已成为沈阳市七大公园之一。610、无垢净光舍利塔位于皇姑区西部塔湾街以北一处土崖上,是一座密檐八角空心古三层砖塔,始建于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塔下的古塔遗物陈列馆展

7、出有舍利塔等寺塔出土的佛教艺术珍品。11、沈阳故宫即盛京皇宫,是清王朝统治者入关之前在盛京(沈阳)的皇宫,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沈阳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或“留都宫殿”,后来才改称为“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一起,是我国现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历时十多年,后经康熙、乾隆不断增建,终于形成了如今占地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皇宫建筑群,是满汉建筑艺术融合的经典之作,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和东北地方特色。12、东陵(福陵)是清太祖努

8、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纳喇氏的陵基,占地500余公顷。东陵始建于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顺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筑群。陵内有庄严的正红门,有生动的石狮、石虎、石马等,有著名的108蹬台阶,有方城、隆恩殿、东西配殿、大明楼、宝顶等建筑。东陵的建筑严谨,雕刻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13、北陵公园(昭陵)6,是大清第二代开国君主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