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

ID:9069180

大小:2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16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_第1页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_第2页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_第3页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_第4页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朱自清的《背影》,及相关背景《背影》:父子之间一次艰难的对话《背影》的主题历来被阐释为“父子情深”。在笔者看来,这篇散文真正让人感喟的,不是所谓的“父子情深”,而是两代人情感的隔膜,它记录了父子之间一次艰难的对话。朱自清的父亲朱小坡是一位老式的家长,对儿子管教很严。朱自清的婚姻就是父母包办的结果。而朱自清又是一个自称有“野马”性格的年轻后生,在北大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二人的思想观念差别很大,父子矛盾不可避免。据关坤英《朱自清评传》提供的材料,可知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时的1925年,他和父亲有过一段激烈而持久的感情摩擦,原因就是

2、经济问题: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年),父亲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进而债台高筑。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一次龃龉。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

3、,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对这个问题,不可简单地站在青年朱自清一边。据朱国华讲,当时朱家的情况是这样的:“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自清离别新婚的妻子和年迈的父母独自北上,这以后不久,父亲的公卖局长职交卸了,他老人家特地关照我:不要写信把这些琐事告诉大哥,以免他学习分心。……几乎与此同

4、时,家中又发生了一系列变故,祖母去世,二哥即将中学毕业,想考大学,都要花费一笔不少的钱。父亲设法变卖了一些家产,又在扬州借了一些高利贷,为祖母办了丧事,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二哥成绩优异,志愿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父亲无论如何不同意,理由是家中拿不出学费,并建议他报考南京高等师范,因为这所学校既不要学费,又不要膳费。物华心里很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可见朱小坡为了供长子朱自清读书,已经影响了次子的学业。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工作了的朱自清,理应反哺家庭。晚年的朱小坡表面上对朱自清很冷,心里一直挂

5、念着在外奔波讨生活的长子。儿子不愿低头认错,他就以惦记孙子的名义与儿子书信往来。这也就是《背影》里所说的“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1927年,朱小坡在信中问起孙子阿九,对朱自清说:“我没有耽误你,你也不要耽误他才好。”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老人家借顾念孙子,既指责了儿子的“父不父”,又指责了儿子的“子不子”。——“我没有耽误你,你为什么要耽误他?我没有耽误你,你为什么记恨我?”朱自清为这句话还哭了一场。朱自清的“父不父”可见《儿女》一文的自述: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

6、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那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宥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阿菜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

7、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我曾给圣陶写信,说孩子们的折磨,实在无法奈何;有时竟觉着还是自杀的好。这虽是气愤的话,但这样的心情,确也有过的。俗语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青年朱自清实在不像一个好父亲。他说:“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自己如此,何以能感念父亲的爱呢?“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这句话既可形容他对儿女的态度——视儿女为拖累;又可形容他对父亲的态度——视父亲为管制。应该承认,朱小坡对于儿子的感情倒是真实无伪的,只是他的做法有明显的“家长制”特点,从为子订亲到送子上学,无不体现出老式

8、父亲的“包办”色彩。儿子是他的,他得管着儿子。这个“管”既是照管,如代买桔子;也是管制,如代领工资。只可惜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